纵观历史,一支军队要想克敌制胜,不可没有雄风霸气;一名军人要想横刀立马,不能没有铁骨血性。自古以来,血性就被兵家所推崇,被誉为军人的脊梁、胜利的基因。我国古代兵法主张“合军聚众,务在激气”,“气实则斗,气夺则走”。
孙武提出“夺气”“攻心”为上,左宗棠认为“打仗以胆气为贵”,刘伯承强调“狭路相逢勇者胜”。这股气,指的就是军人的血性。济宁港航梁山港有限公司就有这样一位退役军人,先后荣获济南军区71305部队“优秀士兵”、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他的名字叫丁宁。
刻苦钻研,勤奋好学
丁宁在部队服役期间,曾任班长职务,并多次获得“优秀学兵”荣誉称号。进入梁山港货场管理厂工作后,还曾获得过“文明员工”荣誉称号。2022年7月调入梁山港安全环保监察部,从事接转处工作。
从保家卫国到守护航道清洁,身份虽然发生变化,但军人的血性与本色未曾改变。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丁宁牢牢扛起自身职责使命,对工作尽心尽责,时时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他调入港口接转处的那天起,他就加强业余时间的业务学习,并迅速承担起了部门职责范围工作。
针对接转处工作人员专业性强、涉及知识面广、设备更新换代快的实际和特点,丁宁结合自身短板和优势,扬长避短,及时找准工作定位,自觉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港口接转处业务,尤其是学习船舶污染物接转处专业理论知识,用专业知识规范指导实践操作,在全市竞赛中以理论考试满分、实操满分“双第一”的佳绩彰显梁山港职工的综合实力。
与此同时,丁宁还特别注重与老同志的业务交流与探讨,不断汲取他人的成熟经验,注重在实践中磨练和提高自己,着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不久,他便成为了梁山港接转处屈指可数的“多面手”。
爱岗敬业,积极作为
身为梁山港接转处专员,丁宁热爱本职工作,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甘于奉献,在本职工作中取得了一些突出成绩。
众所周知,港口接转处工作在现场管理的最前沿,肩负着指挥、控制安全、环境保护的重要责任,是现场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作为梁山港接转处专员,丁宁深知责任重大,要紧抓安全工作,不仅是班组的安全,还要监管好到港船舶船员的安全,每次接转时,救生衣、安全帽,必不可少,时时刻刻都紧绷安全“一根弦”,全力做好港口接转工作。
为了让工作节奏更加沉稳完善,丁宁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丁宁曾经坚守工作岗位70多天没有回家。生病了,自己忍受身体的不适,坚守岗位15天,没有请过一天假;他认真负责、带病坚守岗位的“壮举”,后来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疼惜和点赞。
在做好船只污染物接收的本职工作之外,他还兼顾码头前沿区域安全环保监察的巡查工作,以便实现与三级平台的线上巡查、线下督导无缝连接,确保港口污染防治达到“零问题、零转办、零问责、零处罚”的“四零”目标。难能可贵的是,这项工作同样是“一级棒”。
投身公益,乐于奉献
丁宁是一位共产党员,他是在部队入的党。对军人而言,在部队入党是一种荣誉,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的体现。退伍不褪色,虽然已经转行,但他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里的规章制度,不搞特殊,不讲条件,文明接转,服务规范,从业至今,他没有遇到过一起投诉或举报。
不仅如此,丁宁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参加公司组织的义务植树、爱心献血、慈心一日捐等活动,还曾专门到济宁市火炬路与红星路交叉口西侧路段参与“济宁能源‘万众红心’志愿服务队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活动,为济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了一份力量。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丁宁无论是在工作期间还是生活当中,都能严于律己,文明向善,团结帮助身边的人,从点滴小事做起,关心和爱护来往的船员。即便是在2022年“新冠”肆虐的疫情防控期间,船员与港口工作人员实行“零接触”管控,丁宁自掏腰包购买生活用品和常用药品解船员应急之需,擦亮“济舟港湾”、叫响“最美梁山港”服务品牌。
多年来,丁宁一身正气、肯干实干、无私奉献,军人的血性和本色始终未曾改变;凭借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执着敬业的精神,丁宁做成了一件又一件难事、实事、好事,他的一举一动和每一次成功都深深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在他的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而闪光的足迹。
文/图丨王传钧(梁山港)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