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济宁能源集团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的部署要求,围绕“12326”产业布局,抢抓内河航运发展重大机遇,通过产业引才育才留才,做好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激励工作,为集团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产业“引”才,构筑人才汇聚强磁场
今年以来,济宁能源集团产业快速升级,先后围绕现代港航物流、新能源船舶制造等新兴产业,落地煤电、港航、制造业等12个重点项目,通过“项目引才、产业聚才”,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青年硕博人才、高素质人才等深入基层、扎根一线,构筑人才汇聚的“强磁场”。
2022年10月,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落地邹城白马河畔,成为济宁能源集团打造港航全产业链体系的重要一环,邹城籍青年党员刘桂汝和青年职工李智霖选择加入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如今,看到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二期工程今年10月份正式启动,刘桂汝他们深感为家乡的美好建设出了一力。
筑巢引得雁归来。在深耕当地的过程中,济宁能源集团同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外部高校协作,促成“揭榜悬赏”课题攻关10余项,其中,安居煤矿中深层地热综合利用课题由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薛庆忠牵头联合攻关,彰显校企协同创新实力。通过与挂职博士对接合作,新成立了永磁驱动技术研发中心、煤电低碳化技术创新中心和新能船舶技术研究中心三大科研平台,在新能船业等权属企业设立高校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不断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开启了暑期实践生计划,吸引37名“双一流”高校学生实习,扩大企业高校“朋友圈”。
党建“育”才,打造人才成长新动力
要让人才留得住,发展的好,在“引”的同时,搭好“育”的平台。济宁能源集团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一核双融三服务”党建品牌为载体,构建“五推进五引领”党建体系,通过党委会同步研究人才工作3次、召开科技创新暨人才发展大会等举措,形成“党委统筹、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持续开展“千名党员进党校”“百名支部书记示范培训”“新入职大学生培训”等活动,培养了一支政治过硬、思想过硬的人才队伍。
以“现场工程师班”联合育才为题确立了党委书记人才项目,继续深化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截至10月底,已有110名“现场工程师”进入权属企业实习,涵盖机电、化工、船舶电气、高级电工等方向,实现“入学即入岗”,有效解决了技能人才供需结构矛盾问题。
7月30日,港航建设公司“一线大咖实战经验分享”第一课开讲,来自工程管理部经理徐全立带来一场“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办法”专题培训,深受好评。“市政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我比较欠缺,通过这样不定期的培训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快,而这样的授课形式很接地气,大家更容易吸收。”来自梁山港项目部的青年员工纪泓宇说。截至目前,港建公司已开展系列活动20余场次,形成了“白天干,晚上学”的浓厚学习氛围。这样各企业常态化开展“党员话经营”专题学习,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人才队伍建设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了项目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等各项工作提质提速。
服务留才,激发干事创业新活力
对于年轻人来说,要让他们安心在集团发展,必须提供干事创业舞台,畅通发展通道,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为此,济宁能源集团整合行业、企业、社会力量培训资源,精准化实施专业培训,分行业、分板块、分层级、分岗位施训,开展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船舶制造技术、班组长、其他从业人员等各类培训163期,参培9900余人次,有效提升各岗位专业人员业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
同时,济宁能源集团通过举办多项技能大赛、各类职工创新创造活动等,为员工打造切磋、锤炼技能的平台,挖掘工匠人才,建设“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双平台,着力培养技术精湛、技能精益的复合型人才。阳城煤矿职工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铜牌并获评“省技术能手”,高技能人才占比达36.9%。目前,济宁能源集团已建成3家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9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创新工作室。
此外,《人才公寓管理办法》覆盖高端人才及青年骨干,提供拎包入住的高品质居住环境,打造的一期二期308套人才公寓投入使用,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在职业发展上,构建人才发展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激励模式,建立管理职级由16个压缩至10个的科学评价体系,配合外部专家团队推进新能船业、中银电化薪酬改革试点,探索项目跟投、员工持股等中长期激励机制,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定制化培训体系,产学研深度融合,“三通道”晋升,越来越多的人才在这里安心从事工作。下一步,济宁能源集团将持续围绕产业建设需要,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通过“选育用留”机制,推动人才工作质效提升,历练一批高素质、高水平创新型服务型的干部人才队伍,为集团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文/图丨夏明扬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