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桥煤矿认真贯彻集团公司经营部署要求,围绕年度新目标、新任务、新挑战,聚焦安全、效益、作风三条主线精准发力,摒弃“等、靠、要”思想,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生产经营“双轮驱动”,打出“强管理、优生产、降成本、增效率”的“组合拳”,全面擂响“攻坚三季度、冲刺下半程”战鼓,为“创千亿集团”贡献义桥力量。
持续优化稳生产,全面释放新产能增效益
接续稳则生产稳,生产稳则经营强。义桥煤矿坚持“平稳高效、精采细收”生产理念,进入下半年,遵照采掘布局和生产系统,结合采掘接续计划,科学合理组织现场生产,精细调控“2305面大倾角仰采、3309面转采缩面、3313面安装初采”三个工作面作业布局,超前制定2305、3313两工作面转换期间稳产保障方案,充分保障采掘接续计划稳定,保证推采效率不断提升,确保生产布局和现场组织稳定。
针对2305工作面大倾角仰采难题,该矿制定工作面出切眼施工方案,狠抓地质超前预控、工程质量、设备规范操作和技术服务,现场严格执行矿、科室、区队“三级盯靠”制度,保障初采期间安全及推采顺利。为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深挖矿井边角资源,该矿组织技术人员不断优化生产设计,深入分析矿井资源赋存条件,对三采区原3305工作面外停采线分析评估,创新提出“1+2”方案,以最小工程量最大程度释放资源潜力,多回收优质原煤8万吨。超前谋划布局,创新井上洗煤分矸传统思路,利用废弃巷道直接充填井下矸石,保障精煤产率提升1至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该矿细化日历化检修项目,严格落实“检修旁站盯靠”和“检修报备作业双跟班”制度,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生产影响。针对副井提升“卡脖子”运输难题,推行“一单制”集装箱入井模式,成功投用智能喷浆投料系统。地面单轨吊机车采用“地面遥控+移动终端”双模控制,单次运输效率提升40%。加强生产调度和日常协调,建立高效协同协调解决机制,仅近两个月协调解决生产难题20余个。
深耕精益管控,全员创新谋经营增效益
近日,义桥煤矿机电维修厂经过自主维修的采煤机顺利通电启动,操作人员通过遥控器精准控制,采煤机摇臂动作灵活、升降平稳,整机进退自如,运行稳定。此次空载试运行圆满成功,标志着该采煤机维修任务全面完成,正式通过验收并入井使用。
“这是我们再次自主完成采煤机大型维修,”该矿综机科负责人孔凡福表示,“相比外委维修120万元的高额费用,我们自购配件仅花费约40万元,节省近67%,同时大幅缩短维修周期。”此次自修任务不仅直接为矿井节支创效做出突出贡献,也有效锤炼机电维修队伍故障诊断与实战维修能力,实现“经济效益”与“人才成长”双赢,为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积累宝贵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过好紧日子,才有好日子。该矿树立“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经营理念。以智能化建设布局提质增效,以科技创新、装备升级布局减员提效,不断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改善职工作业环境。现场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清淤机器人、通风除尘系统等“四新技术”,保障生产正规循环同比提升2至3个百分点。首台横轴式掘锚一体机在副井底西绕道投入使用,极大提升了掘进效能和标准化水平。
今年以来,“抓生产必须管预算、抓生产必须管成本”思想在该矿不断形成。义桥煤矿严抓采煤开机率、工程质量和现场施工组织,落实“见煤就收”和“向浮煤要效益”的保障措施。组织14个部门对成本费用进行“时间到月、费用到项”精准拆解,将指标压实至各责任单位,制定并下发《8-12月预算目标保障执行措施考核办法》。聚焦节支降耗与开源创效,细化37项具体保障措施,将预算执行与绩效刚性挂钩,每周动态通报和分析,以现场抽查、“四不两直”督导等方式,打好全年利润攻坚战持久战。
与此同时,该矿以正反典型方式,每周通报“五反30项”降本增效工作进度,持续做好“物资压价”和“去库存”目标任务考核。8月份14项增效措施完成增收180万元,47项节支降耗考核实现节支138万元。
文丨刘奉伟 图丨王善站 李超(义桥煤矿)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