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作为集团公司领导下新能源船舶制造领域的标杆企业,山东新能船业肩负着引领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的重任。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行业竞争,我们既要清醒认识制约发展的痛点堵点,更需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破釜沉舟的决心,推动问题解决、实现突破提升。在集团公司“企业有困难 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活动中,我结合公司实际,从生产工艺、商务销售、降本增效三大核心维度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并提出针对性举措,以期凝聚全员智慧,共谋破局之道。
一、问题剖析:找准制约发展的关键瓶颈
(一)生产工艺端:智能化转型与产能释放的“最后一公里”
1.智能化产线尚未全面达产。联合车间AMR物流系统、板架激光复合焊线等设备调试周期长,部分工序仍依赖人工干预,导致切割、分拣、焊接效率未达设计目标。分段车间胎位不足、外协返工率高,现有产能仅能满足月均开工8-10艘船,与2025年“月均开工12艘”的目标存在差距。
2.工艺流程标准化不足。设计图纸频繁修改、施工工艺未固化,导致返工率未达预期。分段制作与预舾装衔接不畅,水下施工效率亟待提升。
3.配套基建滞后。涂装车间仅实现“一喷两涂”,二期车间建设进度滞后,制约240艘产能目标的达成。
(二)商务销售端:市场开拓与品牌影响力的“双重压力”
1.外部订单占比偏低。2024年外部订单占比较低,过度依赖集团内部需求,抗风险能力弱。国际市场开拓缓慢,坦桑尼亚项目虽已启动,但东南亚、欧洲市场尚未形成规模突破。
2.客户需求响应滞后。船舶报价依赖人工核算,周期长达3—5天,错失部分潜在客户。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客户满意度与复购率未达预期。
3.品牌认知度不足。新能源船舶技术优势未充分转化为市场话语权,行业展会参与度低,除CCS外,国际认证(如BV认证、RINA认证)覆盖率不足。
(三)降本增效端:成本控制与资源利用的“精细化管理短板”
1.采购成本居高不下。钢材、动力包等核心物资采购,议价能力不足(如LNG动力包采购成本占单船总成本的33%)。舾装件异地采购运输成本高,虽有本地配套企业协同,但效应未充分发挥。
2.生产浪费现象突出。钢材切割利用率未达到预期,存在余料积压;涂装膜厚冗余导致单船涂料成本增加。
二、破局举措:以实干担当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生产工艺攻坚:打造智能化、标准化、柔性化的制造体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唯有以智能化筑基、标准化提效,方能突破产能桎梏。
1.加速智能化产线达产。
目标:2025年6月前实现联合车间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切割效率提升30%。
举措:成立“产线攻坚专班”,联合华工、大界等供应商优化AMR调度算法,解决分拣配盘瓶颈。
推行“分段制作+先行组立”工艺,将中组立外协比例提升至40%,释放分段车间产能。
2.深化工艺流程标准化
目标:图纸退审率提升至95%,现有船型船台周期压缩至40天。
举措:建立“设计-工艺-生产”协同平台,固化90米LNG、73米电船等主力船型工艺标准。
推广“壳舾涂一体化”数字孪生模型,实现分段预舾装完整性达80%。
3.补强基础设施短板
目标:2025年Q3完成涂装二期车间建设,实现“两喷四涂”。
举措:采用EPC总包模式加快施工进度,同步利用好沸石转轮废气处理技术,确保环保达标。
(二)商务销售突围:构建多元化、敏捷化、国际化的市场格局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市场如战场,唯有主动出击、精准布局,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1.实施“双循环”市场战略
目标:两年内外部订单占比提升至50%,海外收入突破1亿元。
举措:国内市场深化与中交润杨、南京鹏飞、圣城租赁战略合作,推广“金融租赁+船舶销售”模式,锁定100艘订单。
国际市场:组建东南亚、非洲营销团队,依托坦桑尼亚项目打造“造船+运维”一站式服务样板。
2.打造快速响应机制
目标:报价周期缩短至24小时,客户满意度达90%。
举措:开发智能报价系统,集成材料成本、工时数据,实现“一键生成”方案。
设立“客户服务大使”,提供从设计咨询到售后维保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3.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目标:两年内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新增3项国际船级社认证船型。
举措:联合武汉理工、大连海事发布《内河新能源船舶白皮书》,抢占行业标准制高点。
策划“绿动京杭”品牌活动,邀请客户实地观摩智能化产线,强化市场信任。
(三)降本增效深化:推进精益化、协同化、绿色化的成本革命
1.供应链成本压降
目标:单船材料成本降低10%,本地配套率提升至70%。
举措:与山钢、河钢签订年度锁价协议,推行“以焦换钢”降低采购成本。
培育智慧新钢、中金重工等本地企业,实现舾装件“家门口”配套,物流费用压降50%。
2.生产浪费治理
目标:钢材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0%,涂装成本降低15%。
举措:推广“弱特征识别+智能套料”技术,余料二次利用加工马板、引弧板。
优化涂装工艺,膜厚从200μm降至80μm,同步引入机器人喷涂,减少涂料浪费。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面对困难与挑战,新能船业将始终秉持“绿动内河、智驭未来”的使命,以生产工艺革新筑牢根基,以商务销售突破打开局面,以降本增效变革激发活力,在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全体干部职工,咬定目标、久久为功,奋力打造国内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第一品牌,为济宁能源集团建设“国内一流综合能源集团”贡献新能力量!
文丨张强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