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

物产天下  联通世界

以“新”提质,霄云煤矿借“科技创新”之力助推矿井发展

2025-01-20 责任编辑:管理员

2024年以来,霄云煤矿在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优化布局、衔接有序、升级装备、稳产高效”生产要求,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突破了一些制约生产发展的技术瓶颈,依靠一批技术革新降低了成本,使科技创新成为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法宝”。

建章立制“凝”氛围

0008.jpg

“我们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创新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霄云煤矿科技创新管理制度》《2024年科技创新计划》《科技攻关工作计划的实施意见》等制度,进一步加强源头管控,完善原创保障机制、创新成果量化考核机制、创新成果评选奖励机制,为全员创新和科技攻关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该矿主要负责人说。

2024年以来,霄云煤矿立足矿井安全高效发展的工作目标,持续加大科技项目研发和技术研究投入,形成了以“揭榜悬赏”“金点子”“课题攻关”科技创新平台为支撑,以管理、技术、技能“三支队伍”为基础,以技师工作站、青年创新创效团队为先锋“三位一体”科技创新创效工作体系。制定科技工作创新工作计划,挂出“作战图”,排好“时间表”,细化分解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开展科技创新评比、“金点子”考核评比工作,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加强与重点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营造全员创新创效创业的浓厚氛围。

据统计,2024年以来,该矿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成果15项,其中二等奖4项,三等奖11项,取得授权的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著1项;《煤矿用气动单轨吊车安装、操作规范》《煤矿用气动单轨吊车检修规范》2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并实施;2024年实现研发支出税收减免65.88万元,同比增长56.86%,5项成果经省工业信息化厅科技计划立项,为2025年研发支出税收减免奠定坚实基础。

“平台”育“精英”

0007.jpg

该矿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全面开展组织机构改革,实施任职资格体系建设,为技能人才提供多个晋升通道。建立健全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充分利用线上培训,线下实操等方式,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实现了由“知”到“行”的跨越,使员工从“书本”走到“现实”,为企业建起了人才“蓄水池”。

在培训新入职大学生方面,该矿有计划地安排轮岗,让大学生们深入基层,立足于实践锻炼。培养成熟后,有计划地放在班组长岗位或重要岗位、重要工程项目中再次历练蜕变,立足于全面培养。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动能,集中力量努力攻克“卡脖子”技术,协同创效、降本增效,以高素质人才驱动基层单位核心竞争力,为做专做精做强煤炭产业提供智力支持。

此外,该矿还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能力培养平台,提高全员的基本素质、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依托职工学校培训基地,分层次、分专业集中对岗位工进行岗前培训、转岗培训、技能培训等。各区队利用班前会的学习时间,对职工进行安全、技能等培训。建立班组、区队、矿三级岗位练兵比赛的系统网络,深入开展技能竞赛、劳动竞赛和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技术比武等多项活动,通过比赛进一步提升职工的技能水平。

“西瓜”捡“芝麻”

创新工作依托于生产实际,服务于生产本身。随着矿井开采面积的不断扩大,霄云煤矿从提高矿井系统安全保障性能和抗灾能力入手,大力开展科技攻关,运用科学技术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针对霄云煤矿煤质、地质、发火期等因素,积极开展煤体注水压裂高效减尘技术研究项目,为矿井高效减尘奠定技术基础。同时积极开展冲击地压防治研究,精确查找应力集中区,精准卸压,有效降低工作面冲击危险程度,为工作面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这些创新项目虽然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但是在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促进矿井和谐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矿总工程师这样说。

创新工作涉及公司发展的方方面面,既要抱得住“西瓜”,更要捡得起“芝麻”。抱“西瓜”就是抓好科技创新和内涵挖潜等大的创新项目,捡“芝麻”就要做好群众性创新工作。2024年举办“金点子”、科技创新、小改小革评审会,倡导职工立足岗位实际,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采取物质奖励及精神激励的方式,不断激发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按下科技创新“快进键”,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下一步,霄云煤矿将继续坚持创新领航,牢固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紧紧围绕“打造千亿级集团”的工作主线,凝心聚力担使命,铆足干劲抓落实,不断拓宽创新思维,激励全员创新,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图丨王传晨(霄云煤矿)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