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

物产天下  联通世界

智“绘”矿山新画卷,义桥煤矿打造智能绿色高效矿井

2023-09-26 责任编辑:管理员

今年以来,义桥煤矿落实“智能开采、绿色开采”的工作要求,着眼创新驱动和精益管理,加快推进智能矿山建设步伐,先后建设完成“矸石不升井、绿色充填开采、井下水循环使用、单轨吊辅助运输、智能洗选”等生产系统,持续完善多功能融合的智能化管控平台,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减人提效,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矸石不升井+连采连充,创新应用绿色充填新工艺

640 (1).jpg

伴随着绿色低碳循环智控中心车间内制浆机的高速运行,以及井下TDS干选系统的煤矸分选,2022年11月11日,义桥煤矿正式运用TDS智能干选系统+“连采连充”新工艺,成功完成对C5301工作面巷道充填工作,按下了绿色矿山“加速键”。

“为解决矿井建下压覆资源开采难题,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矸石不升井+连采连充’设计构想,系统建成了井下矸石不升井与连采连充相结合的绿色开采新工艺;每年井下选出8万吨矸石直接进行充填,可置换8万吨优质原煤,开启了绿色开采新时代。”该矿总工程师左常清介绍。

针对解决矸石不升井的难题,该矿采用TDS干选系统通过对原煤进行排矸,将大块矸石提前排出,有效增加同等的主运系统运输能力,提高主井原煤煤质,整体提高精煤洗出率,实现矿井提质增效。“截至目前,C5301工作面开采支巷14条,完成进尺900余米,不但实现矸石不升井,多回收煤炭资源近4万吨,还增加精煤产出量和降低矿井提升费用。”义桥煤矿机电矿长郭金星介绍,经核算,连采连充置换出的煤炭平均成本仅230元/吨,按每年选矸8万吨,置换开采优质原煤8万吨,为企业年增效近7000万元。

“井下智能选矸协同连采连充开采工艺已在义桥煤矿C5301工作面成功实施,解决煤炭资源开发与刚性环境约束的矛盾问题,符合国家能源与环境保护的战略规划,对煤炭行业绿色开采、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丰富我国中东部矿区的煤炭资源安全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在压煤回收、矿山固废处置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均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周楠说。

优化工艺+智能洗选,全面实现洗选效益大提升

640 (2).jpg

面对煤炭洗选“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的广泛应用,该矿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勇做洗煤厂智能化安全生产的“实践者”。“浮选工艺是国内较先进的选煤工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浮选效能,洗煤人必须要有算账意识,洗出的产品既要满足市场需求,又要保证高产率,确保企业效益最大化。”义桥煤矿党委书记、矿长毛庆福在经济分析会上强调。

为了发挥洗选提质提效的作用,该矿洗煤厂成立创新创效“双创”团队,依托党员和业务骨干,主动向设备厂家和先进企业学习先进技术,他们自主设计安装自动蝶阀,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每月减少材料费8300余元,每班减少在岗人员1人,是名副其实的“小改造、大成效”。

TBS系统是“三大选煤”工艺系统之一,为发挥其最大效能,作业人员在设备运行过程注重分析TBS系统运行状况,不断总结经验,根据洗选指标变化及时调整设定参数并优化洗选工艺,增加精煤产率4%以上。同时,利用超高压技术,对煤泥深度干化,在集团内率先实施STC超高压压滤去煤泥化项目,并将干煤泥与中煤掺配,避免了煤泥晾晒占地、污染环境等问题,实现经济利益与环保治理成果双丰收。

天道酬勤,今年以来,该矿洗煤厂一系列智能化设备升级改造实现“脱胎换骨”。集控室扩容工程、工业基础平台、智能停送电、智能浮选、智能冲洗、设备在线检测、环境检测顺利完成;人员定位、智能浓缩、生产数据管理等项目内容完成调试,智能压滤全面运行成功。与此同时,洗煤生产系统设备在线实时监测,利用温度、振动传感器对机电设备的温度、振动状态实时监测,提高了设备安全运行效率。

单轨吊运输+“一单式”服务,有效促进运输方式更安全

640 (3).jpg

“我们利用人员精确定位技术,将单轨吊机车接入‘主动预警系统’,实现了单轨吊机车在运输过程中,人与危险物之间、人与危险区域之间的接近报警管理功能,极大降低了运输期间的安全风险,提高安全生产效率。”义桥煤矿机电技术部负责人张洋介绍。

“单轨吊集中运输物料后,我们再也不用每天运料上下山来回跑了,太省劲了。”义桥煤矿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主任荣维涛介绍,这一智能辅助运输系统投入运行后,进一步构建了“点到点”无人驾驶巡航+手机APP订单运输管理模式,实现辅助运输系统更加科学智慧。现在,每班只需4至6人即可完成井下生产物料供应,运送物料可分类分目、轻重缓急集中调配供应,比以前更加灵活、更加快捷。同时此举促进采掘区队减少井上下运料工30余人,提高运输效率30%以上。

以前安装新工作面组装液压支架,需要人工拉倒链组装液压支架,且施工起吊锚杆存在高处坠落的安全风险,使用手拉葫芦起吊、组装支架需6人配合才能完成,施工人员体力消耗大。如今,3309工作面组装支架使用DQ50/0.5型气动单轨吊,自带两台6.3吨气动葫芦,采用“电动单轨吊+气动单轨吊”代替“绞车+手拉葫芦”施工工艺,气动单轨吊实现液压支架和设备配件的起吊、调节、行走,组织一台支架仅需3人即可完成,液压支架组装完成后再由电动单轨吊运输至切眼,施工管理环节取消绞车运输,极大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

煤矿信息化、智能化是转变生产方式的核心内涵,代表着能源产业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下一步,义桥煤矿将持续加强“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措施落地,推进智能化建设向精益化落实,让智能化不断赋能煤矿高质量发展。

/图丨刘奉伟(义桥煤矿)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