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进入部队,是他想做一名军人的信仰召唤,退伍回到故乡,是他想用踏实苦干奉献故乡建设,航道疏浚建设事业成为他转业后挥洒汗水的舞台。
在港建公司有这样一位“老兵经理”,脱下军装的他扎根于内河航道,把建设美好家园融进他的骨子里,他就是港建公司疏浚项目部经理肖丙强。从转业初期确定目标扎根内河航道疏浚建设,从挖泥船的一名普通职工再到疏浚项目部的项目经理。他的成长故事展现着一位退伍兵人的忠诚和信仰、担当与本色。
入军营的路是一条磨练意志的路
1997年入伍,2000年从武警部队退伍回到家乡就业。3年的军营生活,给他带来了体魄、思想、精神上的深刻的影响。也正是这份磨炼留下了宝贵的人生财富,塑造了他艰苦奋斗、忠诚奉献、担当作为的优秀品质。
脱下军装的他也有过迷茫,还不清楚自己想要做些什么,但当他来到从小长大的运河边时停住了自己的脚步,当他看到运河上那辛勤工作的建设者时,他的内心熊熊地燃起了一团火,这一刻他明白自己未来想奉献的事业是航道建设,自己虽然退伍了,但是建设祖国的愿望仍可以在内河航道上得到发光发热。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那一刻,退伍的他找到了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主心骨,找到了自己前进当中的标杆。
22年的坚持与坚守,不变的是对建设祖国航道的愿望
转业后的他申请到最艰苦的一线去成为挖泥船上的一名职工,每天生活在船上,认真跟着师傅们学着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技术,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他快速成长起来,从学徒变成了一名真正的船舶多面手。在泗河口航道清淤施工中,需要人员下水清理河道内的河道漂浮物,他毫不犹豫地冲在前面,跳下冰冷的河水当中,徒手去清理着机械设备不好清理的漂浮物,一天下来,汗水与河水已经浸透了他身上衣物,但他却越干越起劲,眼神当中散发着光芒。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优秀的工作表现和丰富的一线技术经验,让他快速成长起来,在疏浚项目部经理的竞聘当中脱颖而出,从一名挖泥船职工成长为一名项目部经理。接手项目部以来,他便风风火火地投入了新工作当中,梳理所有船员情况,提升现有船员的技术水平,设置适合疏浚项目部的管理模式,他把半军事化管理投入到项目部当中,实现人岗匹配的同时,将执行力、团队精神、爱岗爱业的好品质融入其中,有效地提高船员的服从力和执行力,增强了大家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团队意识,真正将疏浚项目部着力打造成有凝聚力、有战斗力、有温度的高素质队伍。他常说,只要去做了,就要全力以赴地投入其中,这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帮助大家变得更好。
力所能及回馈社会是他一直不变的追求
作为拥有丰富航道经验的港建公司,也拥有一支强大的水上救援队伍,而肖丙强就是一名优秀的救护员。在部队时他就是一位专业的救护员,而在退伍后的他依然没有忘记自身的本领,第一时间考取了专业的红十字会救护员,开启了在港建公司播撒救护种子的道路,不遗余力地把救护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公司的每一个人,“我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也希望更多的人真正学会如何救助别人。”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那个寒冷的冬日里,一位外卖小哥晕倒在路边没有意识,正在这万分危急关头,从项目工地返回单位路过的他立刻上前对该男子展开心肺复苏,上演教科书式救人,直至外卖小哥恢复心跳、意识逐渐恢复。当问起那一刻是否紧张的时候,他笑了笑说,“我根本没有想这么多,就只是想救下他。”
从一身橄榄绿到一身运河蓝,在他的心中,虽然退下了军装,但是初心不改,想法不变,他把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踏实作风带到了工作的第一线,带到了日常的生活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军人的风采。
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在港建公司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退伍军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光芒和力量,他们坚定着自己的初心,用实际行动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不惧困难,勇毅前行,在集团公司发展的大浪潮下,冲锋向前,全心全情全意地助力集团公司打造千亿级企业。
文丨刘晨 图丨蒋文梁(港建公司)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