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职工文苑

职工文苑

融汇四海 能济天下

儿时的月饼

2021-09-22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秋节临近,单位工会组织开展“浓浓中秋意、暧暧花园情”为职工送祝福活动,工会精美的礼包里有一块简易包装的小月饼和一个象征平安如意的大红苹果,礼物虽简单但大家还是十分感谢企业的关怀与关爱。毕竟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对吃的需求也不是那么强烈了,更多的时候是表达着对传统佳节的一种痴情。

如今中秋节月饼种种类和口味也是五花八门,外观包装也十分精美多样,唯独不见了儿时的那种“油纸包”的老式月饼。我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那时候物质还比较匮乏,月饼更是作为一种奢侈品只有在中秋节当天才能吃得到,而且那种包装特别简单,每四块为一包、两包打结在一起,用土黄色的“油纸包”一包,再用小纸绳左右缠绕几下即可。大人们往往买上两包提在手中,特别有面子的到长辈家串门去了。白白的月饼上印上一朵小红花,蓬松酥软的面皮有点厚实又有些硬,打开包装用手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我们这时就会伸过手去把掉下的皮捏上一块快速的丢在嘴里,香味顿时弥漫了整个心扉,也弥漫了我整个童年。

那时吃的月饼基本上都是比较常见的,以“豆沙月饼”和“五仁月饼”为主,因为那时物质相对匮乏、各家各户经济上也不宽裕的缘故,能吃到月饼,对我们小孩子来说就是最好不过了。我记得小时候吃的老式月饼,花样品种也很少,有豆沙馅的、什锦馅的。豆沙馅的几乎不用猜想,就知道用红小豆磨成粉,再加点糖制作成的馅;相对而言,什锦馅就要复杂得很多,多半是用冰糖、芝麻、花生、瓜子、青红丝等食材混合在一起,精心调制而成。

小孩子好像对一些新奇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我也不例外。有一年中秋节,母亲给我们每个小孩子分月饼,我分到一块“五仁月饼”,就美滋滋地咬开一口,看到月饼馅里有一根根细细的青红丝,感到好奇,便跑去问母亲,母亲拿在手里左看右看,一时也弄不明白,就不耐烦地说:“反正能吃就行,问那么多干嘛”。长大后,我才想到,估计母亲当年也不知道青红丝为何物。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一天天好转,月饼作为一种季节性的消耗品也是花样百出,甚至是有一段时间还出现了天价月饼,但这种月饼的出现早已失去了它的本意。我对这种月饼也是敬而远之,在我内心常深处依然喜欢那种传统的采用青红丝搭配,大红大绿的传统手工月饼,中秋月圆之夜,家人围做一起,图的就是个喜庆热闹。以前每到中秋节,大家送的礼物也多是这种老式月饼,月饼大而油渍多,套红纸包裹,一包四个,用一根细细草绳十字交叉绑紧,朴实无华。

随着时光的流逝,儿时的老式月饼的香甜却历久弥香,挥之不去,那是渗透到骨髓里的一种味道,那是长在身体里久久的回忆。

■花园煤矿  仇文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