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7月23日党建、宣传工作会议后,作为一名专职宣传员,既兴奋地看到了宣传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生命力蓬勃爆发,也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压力。我们经常触摸不到宣传工作的实体,似乎它是无形的,但它的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又注定它是有力量感的。
怎样在无形的宣传工作中,找到发“力”的那个点?这是基层宣传工作人员,应该深思之处。我认为,要想做好企业宣传工作,应该找准三个“关键点”,一个是“为谁写”,一个是“谁来写”,一个是“写什么”。
新闻的生命是真实性,客观的表述是其灵魂。也就是,立于第三者的角度,客观、全面、立体的看发生的新闻事件,并且用新闻的语言表述出来,这就是我理解的新闻写作技巧。收到了很多同事的投稿,通篇都是“我觉得”“我感受到”,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新闻客观事件杂糅交错,使得读者分不清,何为事实,何为作者臆想。所以,我理解的新闻稿件的“为谁写”是为大众而写,为读者而写,而不应作为记录个人见闻的日记载体。
最近,集团公司要求各企业建设核心通讯员制度,就是因为“谁来写”已成为突出问题。各单位应该也在努力发掘可培树的好苗子,或者以制度的形式激励更多人撰写稿件的热情。我身边几个连年获得“十佳优秀通讯员”的同事,突出的感受就是,写稿不要停。写稿件是个越坚持越轻松的过程,从开始给自己定任务到逐渐形成了表述习惯,越写越顺手。当然,还有更多人处于了眼高手低的状态,看着单位发的各类新闻,习惯性的评价一句“这都写的是啥啊!”,但自己要么拒绝动笔,要不就是动不了笔。这也是各单位都需要逐级压任务的原因,激发能写人的写作的热情,释放更多的后备潜能。
具体到“写什么”,就是培养新闻触角的问题了。很多爱写的人,慢慢养成了一双敏感的“新闻眼”,他们能从日常小事中读出新闻的价值,也能从细微末节处看到宣传的力量。在我们单位,我最喜欢收洗煤厂一位同事的稿子,他不仅能及时发现身边的新闻点,更总能拿出来一个吸引人眼球的新闻题目,形象又直观。这说明,他在工作中就是带着发现的眼睛去工作,而成绩,不仅体现在一个个新闻点上,也爆发在他接连完成的小改小革的成效上,这说明很多工作是相通的。
在做宣传工作上,我仅仅是一名走在探索之路上的小学生。但前进的路上,需要每个人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让更多的人融于到这个团体里,一起走,路才会越走越带劲。
█金桥煤矿 孟冉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