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为什么您总是想让我所有事都达到您的要求?”女儿怯怯地问。那一夜,我思索良久。
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人人手握“雕刻刀”,随意的指向别人呢。人总喜欢以自己的想法为主,把自己的意见、想法强加到别人身上,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有时候想想如果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立场来说话,是不是又是一种效果呢。
善意的提醒,而非指责。有一天,女儿放学回到家告诉我,音乐课上没有遵守课堂纪律,被取消了校合唱队队员的资格。我顿时火冒三丈,开始滔滔不绝的指责教育。待情绪平复后,我开始后悔自己的态度,这种说话方式会适得其反。果然,在不久后的一天,女儿又告诉我这次班级承办黑板报的任务老师没有再次交给她,是因为自己上课时转头和后面的同学说话了。有了前车之鉴,这次我坐下来很平静的说:“我们一起分析一下,为什么本属于你的机会都失去了,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更优秀。”我们一起找找原因,交流中我始终保持着心平气和的语气。像朋友之间的交流、探讨学校的种种事情,平时不敢告诉我的,这次敞开了心扉。我们娘俩通心与心的交流,之后的整个学期,女儿的课堂纪律一直保持的很好。试想一下,第一次我能坐下来对她进行善意的提醒和纠正,而非愤愤的指责和意愿强加,她还会出现第二次的错误吗?
把“但是”换成“同时”。面对女儿说出的解题方法存在的漏洞,我总会说“大概意思是对的,但是……”每次都会遭到女儿的反驳,根本就听不进去我的意见。后来我改成了“这个思路我很赞同,同时我也有一部分想法……”改变了说话方式,我所有的意见和指点,女儿都能耐心倾听,并逐渐完善丰富了自己的方法和思路。
收起自己手中的“雕刻刀”,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既要懂得给树“剪剪枝”,更要学会给树“培培土”,孩子才会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人都是相互的,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入心交流。
■圆中园公司 李娜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