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站内搜索

集团要闻

集团要闻

融汇四海 能济天下

高质量发展,我们这样干丨规模跃升,集群智造重塑发展新格局

2025-11-24 责任编辑:管理员

“运河之都”到“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济宁能源集团以一场深刻的格局重塑,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坚持以“绿”为底、以“智”为擎、以“融”为径,集团在规模扩张中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走出一条可持续、智能化、融合式的发展之路。

规模不是简单的重复叠加,而是系统重构与能级跃迁。济宁能源集团通过绿色化、智慧化、融合化“三化协同”,推动港口、物流与产业从“物理整合”走向“化学融合”,让千年运河涌动新时代的澎湃动能。

“零散布局”到“亿吨集群”,整合引领规模质变

07.jpg

过去,济宁港口布局零散、各自为战,京杭大运河的黄金水道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在集团统筹下,资源整合推动格局重塑,以梁山港、龙拱港为核心的亿吨级港口集群加速成型,实现从“点状经营”向“网络协同”的根本转变。

梁山港从五年前的荒芜之地,跃升为江北最大内河港口,正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生动诠释。依托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交汇的枢纽优势,梁山港从“煤炭末梢”跃升为连接晋陕蒙与长三角的“黄金枢纽”。2025年单日疏港量突破7万吨,月度集疏港量达413.98万吨,创历史新高。配套建设的亚洲最大跨度钢结构储煤棚、智能清车系统等设施,奠定了其作为供应链集成服务商的领先地位。随着二期项目启动,梁山港吞吐能力将提升至8000万吨,成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的关键支点

龙拱港则以“质量型扩张”开辟智慧转型新路径。作为全国首个全流程自动化内河集装箱港口,龙拱港通过5G专网等23项关键技术,构筑了京杭大运河济宁段全省首条数字化航道,布设326套智能感知设备,构建“电子航道图+智能航标+船舶监管”体系,船舶周转效率提升40%。从2023年12万标箱到2024年22.9万标箱,龙拱港用实绩诠释了“智慧驱动规模”的发展逻辑。

“单一水道”到“多式联运”,贯通拓展网络规模

在龙拱港,一批来自山东立派机械集团的集装箱经铁路专线直达青岛港,随后换乘国际货轮驶向法国——这正是济宁能源集团构建“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的缩影,标志着济宁港航从“运河时代”迈入“海洋时代”。 

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集团以“畅物流”打通发展动脉,推动物流网络“走出济宁、覆盖运河、通达世界”。目前,济宁已开通64条内河航线、29条集装箱航线,物贸网络覆盖全国152个城市,国际航线通达19个国家。龙拱港成为山东省内河首个水路运输类海关监管场所,实现“一次报关、异地放行”,助力企业在家门口“链通全球”。

多式联运的深入推进持续释放规模效益。梁山港创新实施国铁箱“一箱到底”模式,打通铁路与水路间的“最后一公里”;龙拱港开通冷链班列,使金乡大蒜10小时直达青岛港;“北粮南运”专列沿运河南下,既降低物流成本,也保障南方市场供应。这种高效衔接,使济宁成为贯通南北的物流中枢,规模效应在更大范围充分释放。

“港口装卸”到“临港集群”,融合提升规模能级

港口与物流的规模扩张,最终服务于产业升级。济宁能源集团以“兴产业”为导向,推动“港口流量”转化为“产业增量”,打造了以粮食、钢材、新能源船舶为代表的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实现从单一装卸向全链条发展的能级跃升。

新能船业在一年内实现向法国达飞、紫金矿业等国际客户的批量交付,完成从“从无到有”到“从有到精”的跨越。其建造的182TEU纯电动力集装箱船配备宁德时代电池,预计年减碳778吨。通过“壳舾涂一体化”分段造船模式和四项关键技术突破,实现船阻降6%、能耗降3%、污染物减排90%以上。技术实力甚至吸引韩国现代重工专程寻求合作,实现从产能扩张到技术输出的品牌升级。

济州粮食产业园作为“前港—中仓—后厂”模式的典范,以持续扩大的设施规模推动产业链提质增效。2025年,园区力争实现粮食贸易量与港口吞吐量“双二百万吨”,营收突破45亿元。二期扩建工程新增仓容18.32万吨,推动总仓容翻番至35.06万吨。植物蛋白加工项目的落地,延伸了产业链条,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填补鲁西南高蛋白产能空白,实现了从基础设施扩张到价值链提升的高质量发展。

智慧新钢临港智慧制造产业园聚焦钢材加工与智能制造,以工艺创新驱动规模能级提升。项目定位为“贸易引领、加工支撑、仓储赋能、金融助力”的综合型制造基地,与新能船业形成深度协同,成功交付首批艏艉分段,切入内河船舶配套领域,实现从单一加工向产业链协同的跃升,展现了“港口+制造”融合模式下规模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大运河奔流不息,发展命题常新。从“煤炭依赖”到“枢纽经济”,从“内河码头”到“国际枢纽”,济宁能源集团正以更加豪迈的姿态,持续推动规模扩张与系统能级的全面跃升。未来,集团将继续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规模跃升为路径,不断夯实北方内河航运中心的发展根基,为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贡献“济宁智慧”,在新时代征程上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图丨曾垲栋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