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运河煤矿洗煤厂自主创新改造的两套煤泥入料泵防汽蚀电控装置,已投入使用三个月,运行效果明显。
技术人员现场设计加工金属浮球连杆
由于受到原煤煤质变化及浮精高效分选双重因素影响,尾煤泥水中泥化矸石占比率明显提高,导致煤泥压滤效率低、入料泵运行时间长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同时两台煤泥入料泵满负荷工作,当煤泥水桶低位补料时,很容易产生汽蚀损坏泵体部件,除更换备件外,还会造成材料成本消耗。
对此,该矿利用304不锈钢金属浮球和部分电气元件,自主设计防汽蚀电控装置,并分别安装在两个煤泥水桶的上方,使其独立运行。当桶位下降到一定高度后,浮球连杆上方的固定金属挡圈就会触动到防汽蚀电控装置的限位开关,煤泥入料泵立即停止运转,从根本上解决了泵体汽蚀问题。
“改造前,我们厂两台煤泥入料泵平均2个月就得需要更换前后护板、护套及密封组件,总计价值4万余元。改造后,根据现在的运行状况来看,至少能够使用5个月,按此计算,一年就可以直接节省成本开支约15万元。”运河煤矿洗煤厂厂长邵峰说。
文丨王秀东 图丨周冰凌(运河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