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阳城煤矿组织召开南北区定额员座谈会,党委书记、矿长丁希阳、南北区劳动人事科负责人及全体定额员参会。会议围绕定额管理与劳动人事工作展开研讨,以科学定额破解工效制约难题,推动矿井管理提质增效。

会上,南北区定额员详细汇报了当前劳动定额执行情况、以及常见的难点、卡点、堵点,并结合矿井生产实际提出了优化建议。丁希阳认真听取汇报,对生产及管理细节详细询问,关键问题现场答疑解惑,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定额管理工作推进进一步指明方向。
针对设备管理与机修资源利用问题,丁希阳指出,当前南北区设备维修存在“分散作业、忙闲不均”的现象,部分常规性、通用性设备可实行北区统一维修,南区通过定向定期班车实现设备转运,建立南北区机修厂需建立融合共享机制,以“配送群”为突破口,保障流转高效。同时,要强化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推行“有偿使用”制度,破解工区“重领用、轻管理”的难题,杜绝设备闲置、损坏无人问津的情况,从源头减少资源浪费。
丁希阳指出,定额管理的核心是“人尽其能、按劳分配”,既要通过科学定额实现公平激励,更要动态适应现场变化,最终达到提效降本的目标。就下一步工作,他对劳动定额员提出六点具体要求,要主动出击,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谋划的转变,劳动管理需从事后测算转向事前预判,每周总结上一周工效情况,同步预测下一周工作任务,联动生产科室动态调整工作量,避免人力闲置或任务积压。赶在问题出现之前,发挥部门联动作用,结合新生产工序工艺,及时总结并高效预测生产趋势。要反应敏感,实现从信息接收者向信息发觉者的转变,对生产数据波动、工艺变更等信息保持高度敏锐,及时察觉并高效收集。密切关注职工调动申请、岗位工作量变化等“风向标”,及时排查管理漏洞。对管理失当、工作环境差的工区,要协调解决问题;对人浮于事的岗位,要强化考核;对班次调整等影响公平性的情况,需快速响应优化。要严格考核,实现从旁观者向管理者的转变,以劳动纪律为根本,严查人浮于事、一岗多人等现象;工区申请增员前必须实地调研,结合工作量核算合理配置人力,杜绝“养闲人”;考核需兼顾环境、设备、工艺差异,确保公平精准;重点盯靠低工效单位,层层压实管理责任,保障运营效率稳步提升。要勤于思考,实现从闻令而动向自主开展的转变,打破定额“固定化”思维,围绕小指标竞赛、激励机制等创新管理方法,结合现场条件变化调整劳动组织与工艺,深度融合奖励机制,组织开展丰富活动,通过技能比武等活动提升工效,避免“一刀切”式管理。要深入现场,实现从稳坐中军向冲锋陷阵的转变,定额管理是“验出来的”而非“算出来的”,要深入井下一线,结合验收员、安全员等多方信息,找准矛盾点,杜绝“纸上谈兵”,确保定额标准与现场实际相符。定额员发挥链接企业与职工的关键作用,做到吃透上情、摸准下情,切实把情况摸透、把原因找准,管理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有的放矢。要切实参与二次分配,实现从甩手掌柜向全程把控的转变,区队二次分配是工资分配的关键,需打破“大锅饭”模式,按劳动量、效率、质量差异化分配,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确保各层级按劳分配切实执行,让真正贡献的员工得实惠,深度激发员工活力、提升企业效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南北区定额员纷纷表示,将厚植理想信念、明确责任担当、找准问题症结,开出发展良方。不断提高履职尽责水平、不断强化定额管理科学化,推动定额成果真正应用于企业实践、取得实效。
文/图|高岩 郑申奥(南北区劳动人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