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以来,霄云煤矿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部署要求,狠抓工作执行力、落实力、凝聚力,持续推进工作作风向“严、真、细、实、快”转变,实现三季度工作新突破, 开创技术管理工作新局面。
强“基”筑“本” 助力技术提升
安全生产,技术先行,制度为“基”。2022年以来,霄云煤矿通过强化制度管理,补齐技术短板,凝聚广大技术人员力量,确保技术先行,实现矿井生产持续稳定向好。
坚持夯基固本,制度为“基”。该矿制定下发了《霄云煤矿零星工程管理办法》《月度生产作业计划管理规定》《“一次成巷、一次标准、一次到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标准》等基础技术管理制度,实施开展各项制度专项培训,采取“现场+图文培训”模式强化制度落地,让各项标准入心入脑,推动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计划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新轨道。
提“技”为“武” 保障生产接续
生产技术作为矿井实际工作的“先行官”,该矿将技术工作列为全年核心工作去抓,充分发挥“排头兵”“先锋官”的作用,全力攻克重点难点。
强化设计优化,增量增效。创新设计理念,积极开展设计方案优化工作,生产效率持续提高,安保能力继续提升,作业环境不断改善,职工劳动强度大幅下降。先后顺利完成1315面回采、2302面实现正常接续,累计多回收煤炭资源约12万吨;优化1316面面宽,由原面宽150m优化为200m,多回收资源约20万吨。
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坚持支护设计能优则优原则。通过支护设计优化调整,各掘进地点支护效率提升显著,支护效率提高7%-10%;西翼胶带大巷采用满足生产需要的最小断面,由原来的22.12㎡优化为18.06㎡,大大提升掘进进尺;在1316两顺槽联络巷掘进期间,根据煤层厚度情况,帮部支护锚杆使用的小钢护板优化为大钢护板,通过增加护表面积,使两帮各减少施工1棵锚杆,累计减少约600棵。
在工作面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变化及各影响因素,合理优化设计,根据现场变化及时优化巷道尺寸、支护参数等,切实保证方案更科学合理,确保2022年产量有保障,煤质有提升。
因“地”制“宜” 实现掘进提质提效
全力以赴抓掘进提质提效,在计划制定、队伍选择、支护优化、质量管控等环节精准发力,掘进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面对因矿井限员造成人员紧张局面,根据矿井实际生产需要,合理安排人员组织,确保井下各采掘地点人员配置可靠、有效,实现矿井生产稳定。
坚持全员培训。制定下发《关于开展掘进专业人员业务强化培训的通知》,采取“每周四集中学习+日常自主学习”的方式强化掘进提质提效。在常规培训手段基础上,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开展内业资料自查、规程措施上讲台等差异化、精准化手段进行培训,确保技术工作培训由“被动灌输”向“主动汲取”的转变。
统筹安排技术人员掘进跟班写实。深入查找制约现场掘进的问题,定期召开掘进例会专题研讨,制定解决方案,因地制宜优化支护参数,根据各施工地点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支护方案。持续强化技术指导工作,向技术要安全,向技术要质量,向技术要效益,为实现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技术支撑。
文/图丨高超 王传晨(霄云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