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产业板块 > >煤电产业 > >金桥煤矿 > >新闻动态 >

精益化管理提升系列报道丨金桥煤矿技改项目组:优化管控 精益建井

发布日期:2025-03-19

在煤炭行业发展的新征程中,金桥煤矿技改项目筹建组以“提质、提速、降本”为行动指南,凭借精益化管理的“绣花功夫”,推动技改项目向“质量好、速度快、安全稳、造价低”的绿色目标稳步迈进。

严把质量关,打造精品工程
微信图片_20250319092305.png

井筒掘砌是矿井建设的“生命线”,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隐蔽施工管理一直是棘手难题。筹建组以精益化管理为指引,采用“专班 + 专人”的管理模式,对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管控,实现精准提升。

在混凝土浇筑环节,安排专人进行旁站式盯靠,定期校验搅拌计量系统,通过月度实测与回弹检验,确保井壁净尺寸与强度完全达标;在内壁套砌环节,验收人员与施工班组同步作业,对各工序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在可压缩装置安装环节,安排专人负责校正、焊接、防腐、灌浆等关键工序;在壁间充填注浆环节,着重监督壁座与可压缩井壁处的施工质量;在工作面探水环节,实行“定人、定钻、定尺”管理,并进行跟班写实。这种近乎严苛的质量管控,正是精益化管理在施工现场的生动体现。

正是秉持这种近乎严苛的质量标准,主井套内壁工程提前8天完工,副井壁间充填注浆提前5天完成,副井探水工作提前3天完成,可压缩装置安装后的气密性试验一次成功,创下了新的安装效率纪录。

聚焦关键点,提升施工效率

微信图片_20250319092313.jpg

面对“砂岩泥岩互层 + 层间水”的复杂地质条件,主井爆破进尺曾陷入困境。筹建组充分发挥精益化管理中“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理念,多次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监理及施工单位召开现场会,集思广益。通过缩短炮眼深度、优化掏槽眼深度、实施深浅眼分段装雷管等一系列创新措施,使进尺突破至3.8米,打眼时间缩短23%。

在正规循环作业方面,筹建组结合主井单钩、副井双钩提升特点,制定《主、副井正规循环作业统计表》,通过优化工序控制、细化考核指标,两井筒的掘砌正规循环率稳定在90%以上,较之前提升了15%。这种对关键环节的精准聚焦和持续优化,是精益化管理在施工效率提升上的有力实践。

优化施工图,实现降本增效

精益化管理强调“消除浪费、创造价值”。“设计院的图纸不是一成不变的圣经!”筹建组打破固有思维,从技术设计、施工工艺优化入手,重点对井底车场设计进行优化。

结合规范要求与施工经验,对南侧环形绕道、变电所回风立眼进行路径优化,减少工程量206米,为提前形成环形车场创造条件,直接节约投资731.3万元,缩短工期80天。在施工条件创造方面,创新采用“永久设施临时用”方案,临时改绞时安装永久管路,节省70万元重复安装费用,同时赢得7天黄金工期。这种对设计与施工方案的持续优化,是精益化管理在降本增效上的充分体现。

从毫米级的精度坚守到敢为人先的技术突破,金桥煤矿技改项目筹建组用实干诠释了新时代煤炭人的担当。他们以“每米进尺都是承诺”的工匠精神,将精益化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在地层深处构建起“质量-效率-成本”的黄金三角,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树立起新的风向标。


                                                                                                         文/图|马二康 孟聪(金桥煤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