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科技党群工作部共有6名职工,其中女职工5名,占比80%。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立足公司“创新驱动,做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引领者”的发展愿景,紧紧围绕公司全年各项任务目标,全力推进党群工作思路创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全面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集团公司决胜千亿和海纳科技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打造“贴心”工会,当好职工权益的坚实守护者
“职工书屋干净整洁温馨,让我们感受到企业真心实意的关爱,前期反映的充电桩损坏的问题,第二天就得到了解决,这些小事,都能够让大家在热气腾腾的氛围中身心愉悦的工作。”该公司职工刘粉说。
“职工之事无小事”,她们始终将职工放在中心位置,通过升级多功能职工书屋、“岗位冬送暖茶”、金秋奖学、“我为职工办实事”等,持续打造职工温暖工程,用行动树立“娘家人”形象。在制度落实上,积极推动工会委员会队伍的优化与扩充,确保职工权益的代表性和保障性。同时,认真落实推进二届四次职工代表提案31项全部顺利闭合,为职工发声,让职工诉求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年初通过组织签订四项集体合同,健全完善3家子公司成立基层分会,并配备9名基层工会主席,进一步优化工会组织架构,使维权工作更加有序、高效,切实为职工撑起一片“保护伞”。
在日常工作中,她们常态化深入一线,倾听职工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以务实的举措和细致的工作,为职工排忧解难。为畅通职工诉求渠道,她们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大力推出了职工思政动态二维码、食堂满意度二维码、工会主席邮箱等职工“码”上说,公司马上办扫码机制,同时出台《职工思想动态信息落实反馈考核办法》,加速职工实事落地92项。
引领职工,做好生产经营的主力建设
“去年,我们的外部业务占比有所提高,党群工作部的融媒体平台发挥了作用,平台吸引来的贵州客户两台压滤机即将落地。”海纳科技销售部经理姚方庆说道。
她们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围绕“产业、研发、市场”中心,积极打造网站、公众号、视频号等融媒矩阵,对内加大讲形势、讲任务的力度,让全员明晰企业上升态势,鼓舞职工士气;对外,她们巧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打响企业品牌,一年的时间使公众号关注数量从2000增加至7000,其中去煤泥化产品视频播放量突破10万,吸引了300余家客户主动咨询,以融媒助力,奏强企业发展最强音。
在企业发展的大舞台上,她们充分发挥工会“大学堂”作用,积极引领广大员工在生产经营主战场上争当主力军。每年定期举办技能竞赛、岗位练兵等活动,让职工在活动中展现风采、发挥作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她们广泛组织职工参加上级各类技能竞赛,搭建职工成长平台,助力公司多名职工获评济宁能源技能状元、能源工匠、技能大师等称号,赵雪鹏等2名职工分别获评任城区运河工匠、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创新创效,争当企业发展新征程的开拓者
她们紧抓班组最小单元,大力推进班组建设,以打造学习型、技能型、效益型、平安型班组为抓手,深化六好”班组评比,自活动开展以来,建成电器事业部调试班组、制造事业部焊接班组等11个“六好”班组,营造出“比安全、比技能、比指标、比质量”的浓厚氛围。
引导全员创新,通过开展节支降耗“金点子”征集、“节约型班组”等活动,助力企业节约原材料196余万元,通过修旧利废节约69余万元,为公司安全生产提档升级、降本增效。“我们车间职工参与小改小革的热情很高涨,职工参与的许多小攻关、小发明、小创造,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海纳科技制造事业部主任崔运杰说道。
她们紧跟公司科技创新发展的步伐,坚持在技能兴企、创新创效上下功夫,积极争创各类创新创效荣誉奖项,在组织参加的济宁能源首届创新工作室路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并将争取的奖补资金30万元用来升级建设了创新工作室,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效氛围。组织参加的山东省第九届智能制造(工业4.0)创新创业大赛荣获二等奖,参加2024年全省能源行业创新创效活动获评全员创新企业。
文/图丨刘晶晶 郭延创(海纳科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