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推窗,初秋的风裹着露水的清润拂面而来。这风不似盛夏般炽烈,亦无严冬的凛冽,恰如廉洁者的气度——温润中自带筋骨,平和里暗含锋芒。远处朝阳初绽,将天边云霞染作赤金,令人不禁想起那些镌刻在青史上的廉洁风骨。
廉洁,是文化的根脉,亦是品格的淬炼。“廉”字从广从兼,本义为堂之侧边,后引申为方正不阿,“洁”字从水从吉,原指水之澄澈,后喻品行之纯粹。二者相合,恰似《礼记》所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具象化表达。今人解古义,当知廉洁非止于财物清白,实为“慎独”功夫的外显,如《淮南子》所言“圣人行义不惭于影,寝息不惭于魂”,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廉洁从来不是束之高阁的教条,而是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基因。
廉洁,是每一次选择的坚守,而非与生俱来的天赋。廉洁不是与生俱来的品质,而是在一次次选择中淬炼出来的品格。就像园丁修剪枝叶,需要日日勤勉;似农夫耕耘田地,贵在持之以恒。每一次面对诱惑时的清醒,每一回处理事务时的公正,都是对廉洁最好的诠释。这让我想起“子罕言利”的典故,当领导者以身作则,廉洁就会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习惯,一种不需要强调的自然而然。
记得小时候,我爷爷经常跟我讲,做人要像竹子一样,正直、坚韧、虚心。作为三管人员更是如此,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路才能越走越宽。在包罗万象的这片江湖中,各种诱惑如影随形。我曾听说过某位才华横溢领导,为了金钱享受,最终迷失了自己;也目睹过兢兢业业的前辈,面对重金贿赂时断然拒绝的坚定。这让我想起明代海瑞的故事,这位“海青天”在任期间,连自己母亲过寿都只买了两斤肉,却敢在皇帝面前直言进谏。他说:“官以不贪为宝。”这句话穿越时空,至今仍在叩击着每个从业者的心扉。
廉洁,是平凡中的不凡,是朴素中的高贵。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廉洁更像是一盏明灯。它不耀眼夺目,却能在黑暗中指明方向;它不炙热滚烫,却足以温暖人心。我常常想起那个在偏远山区坚守了三十年的邮递员,他风雨无阻地为乡亲们送信送报,从未私拆过一封信件,从未延误过一个包裹。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认真,他说:“这是我的本分。”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廉洁的真谛——它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标杆,而是融入日常的职业操守。
廉洁,是新时代的试金石,亦是定海针。现代社会的廉洁,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科技的发展,监督机制越来越完善,但诱惑的形式也越来越隐蔽。电子红包、虚拟礼品......这些看似平常的往来,都可能成为廉洁的试金石。这让我想起一个企业高管的故事,他拒绝了一家供应商提供的“考察旅游”,坚持按正常流程招标。事后他说:“今天的拒绝,是为了明天能睡得安稳。”这种清醒与定力,正是当代从业者最需要的品质。
廉洁,是松柏经霜犹翠,是明烛照夜长明。作为新时代的从业者,我们当以“竹节”为镜——虚其心而实其节,以“莲品”为范——出淤泥而不染。对于一名基层管理人员来说,廉洁是道德操守,更是职业底线;廉洁自律,应当不忘做人之本——品行端正,从业不移职业之心——爱岗敬业,工作不谋一己之私——自我约束,这样才能坚守职业本色,促进清风正气。
暮色四合时,窗外的荷塘送来阵阵幽香。这“香远益清”的荷,恰似廉洁者的写照——不必标榜自显,终将馨香远播。德国哲学家康德的那句话:“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而廉洁正是星辉在人间的投影,愿我们皆能做那穿堂的清风,带着传统文化的芬芳,携着现代文明的理性,在各自的天地间,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廉洁篇章。
文丨王传晨(霄云煤矿)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