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义桥煤矿强化生产现场管理,始终把安全标准化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积极构建安全“标准化+”工作模式,全力推进安全标准化管理驶入“赛车道”,让“标准化”成为聚焦矿井生产大正规循环“源动力”,助推矿井安全生产效率持续提升。
顶层设计,标准化提升有“思路”
以标保安、对标提升,义桥煤矿围绕“安全、标准、效率、智能”四个内涵,按照“新账不欠、老账快还”原则,深入落实“以点带面、典型引领、循序渐进、持续提升”的标准化管理思路,全力推进各系统、各专业、各区域标准化管理“无盲区”“无盲点”。
“我们下大力气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档升级,目的是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升专业标准和现场标准,不断改善和提高职工作业环境,提高安全治灾防灾能力,实现本质安全。”义桥煤矿党委书记、矿长毛庆福介绍。4月份以来,该矿通过落实“系统标准化整治、专业标准化整治、区域标准化整治”等措施,井上下生产现场面貌发生较大变化,促进了采掘正规循环稳步提升,生产效率稳步提升。目前井下已建成安全标准化亮点工程12个,标准化巷道8条,标准化硐室11个。
该矿依托标准化管理,牢固树立“聚焦生产正规循环,安全是基石、稳产是基础、质量是保障”的生产理念。4月份以来,义桥煤矿引导全矿上下树立矿井生产大正规循环作业思想,定期围绕生产组织、作业条件、采掘接续、效率提升等情况,通过分析影响生产正规循环的主要因素,从强化劳动组织、重点环节管控等入手,实施一次成巷、精准调度、动态考核管理,采掘工作面生产正规循环率平均为98%,较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
过程管控,标准化提升有“深度”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矿井安全生产、工程质量、职工生命安全的根本保障。义桥煤矿坚持“工作一步到位、巷道一次成型”的工作理念,固化“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行为规范,通过定标准、学标准、用标准,实现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质”的提升和“量”的突破。该矿副总工程师马新伟介绍,按照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目标,我们实施春秋季回风巷治理、雨季前巷道巡查及防治水普查等治本之策,完成普查巷道1.5万米,实施43项量化整改工程,整修巷道200多米,实现巷道颜值和安全质效双提升。
“一次掘进、一次成巷”是义桥煤矿快掘作业的一项硬指标,该矿刚性落实掘进提效考核办法,积极构建“不达标、不开门、不生产”现场管控机制,按照“一切为回采服务”原则,掘进作业期间管线、皮带、支护等安装工程,按照“十六个一条线”施工标准,“一体化设计、一次性安装”,创新实施“巷长制”网格化包保管理模式,实现采掘装备共享,促进回采效率提升,倒逼巷道成型。
为了真正让标准化建设成果惠及职工,义桥煤矿在3309综放工作面轨道顺槽安设了大功率制冷机。“我们增配高效干式除尘风机,优化矿井通风系统,3313工作面顺槽单轨吊人行车直达迎头面。同时,掘进工作面生产物料由单轨吊集运队负责运输至工作面50米,极大改善职工作业环境,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真正让职工舒心工作、体面工作。”该矿安全监察部部长周海勇介绍。
加强考核,标准化提升有“亮度”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和全员工程,需要全矿上下持续努力,久久为功,才能达到‘内强品质、外树形象、强安提效’的管理效果。”义桥煤矿安全总监田兆龙表示。
在义桥煤矿掘进工作面施工现场,单轨吊机车满载物料运至掘进迎头。“原来,支护材料需要职工肩扛才能到迎头,现在单轨吊直接运送到作业地点,极大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开拓工区生产班长王思生对智能化强安、信息化减人提效感受颇深。
今年以来,该矿多措并举提高单轨吊梁铺设标准,累计整治单轨吊梁1000余米,7月份对部分巷道运输线单轨吊梁进行升级,更换加长重载单轨吊梁350余米,有效提高了单轨吊机车运行的安全系数和运行效率。同时不断优化电动、气动、柴油单轨吊运输方案,深入落实单轨吊“一站式”运输模式。目前采掘工作面均实现单轨吊物料运输直达施工现场,运输系统安全能力大幅提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质量的设备检修维护,是保证设备健康运行的关键因素。为保证检修质量,该矿积极推动日历化检修制度,各大型设备、运输系统、供电系统全面实施“网格化”包保,通过落实机电检修“旁站式”“盯靠式”和“巡查式”管理办法,强化过程管控和考核管理,保证井下每台设备都有人管,都有人查,实现常态化循环维护,减少了采掘工作面生产影响时间,保障了各班组正规循环作业。4至8月份,各区队机电项目检修率100%,检修优良率90%以上,机电设备生产影响同比降幅10%以上。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和智能化建设,是打造现代化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通过标准化建设提档升级,进一步优化系统运行,增强安全治灾能力,不断改善职工作业环境,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推进智能少人、无人开采,筑牢强企之基。”毛庆福表示。
文/图丨刘奉伟(义桥煤矿)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