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宁市总工会、市委宣传部公布了关于2023年“济宁最美职工”选树情况的通报,龙拱港生产运营部智控班班长宋文庆被授予“济宁最美职工”称号。
而在两年前,宋文庆还是一名煤矿洗衣房的普通职工,从煤矿到港口,这一跨度她是如何超越自我,练就眼尖、心细、手准的本领呢?
撕掉标签,“煤二代”成为“港一代”
2022年,济宁市党代会提出“强力攻坚现代港航物流,更大格局构建山东对内陆和国际开放的桥头堡战略”,济宁能源迅速行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壮大港航物流产业,推动龙拱港向智慧化集装箱港口迈进。
与此同时,作为矿港融合发展的组成部分,距离龙拱港5公里的安居煤矿选派精兵强将前往青岛港、日照港学习。宋文庆是一名入党十余年的老党员了,在安居煤矿的工作是清洗工人换洗的工作服,工作虽然普通,但是她积极善学,能认真负责的处理好每一天的工作,当知道有学习培训时,她也是最先报名的几个人之一。正是凭借着积极进取、踏实负责的精神,2022年4月,宋文庆成为了第一批前往青岛学习的职工。
“第一次见到海港,我的内心只有震撼,这些四五十米高的设备,是我这个女工能操控的吗?但是时间紧、任务重,我深知此次前来学习所背负的任务有多重,所以我们团队稍作调整就投入到学习中去。”回想起第一次到青岛港的时候宋文庆满是感慨。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练什么精什么,带着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宋文庆和其他巾帼先锋队的成员每天都不厌其烦地往返于课堂和四五十米高的大机设备。她们强忍了思念,曾经形影不离的孩子现在相隔千里;她们克服了恐高,每上一个台阶都是不断地突破自我;她们埋头苦学,为的是打破内河港口没有岸桥女司机的传统去创造奇迹。
奋战一线,巾帼不让须眉练就过硬本领
“回到龙拱港时,设备还未组装,自动化程度也更高了,就像在别人家尝到了甜甜的果子,回到自己家却发现还要从种树开始,一切都要从头再来过。”宋文庆说道。
办法总比困难多,宋文庆和巾帼先锋队员们坚持勤学苦练,每天都蹲在作业现场,观察设备起吊的运动轨迹,动态记录作业的详细参数,通过不断地调整视频角度,不断地抓取和实操,调整小车路线。龙拱港的作业现场没有树木可以遮挡太阳,豆大的汗水落在地上瞬间蒸发,面对困难她们没有退缩,整整一个夏天的时间都奋斗在港口的最前线,保障了龙拱港在2022年7月31日顺利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2分钟是什么概念?是半首歌的时长,是手机上刷一个短视频的时间,但是在这2分钟内,宋文庆与巾帼先锋队员们可以完成一次收发箱作业, 人工干预达到了100%的准确率,真正实现一抓一个准,自动化、远程控制作业效率比最初提升80%,树立了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凝聚了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为龙拱港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华丽转变,站在宽广的舞台展现人生价值
2023年全国“港口工匠杯”起重装卸机械(集装箱场吊)智能控制员操作职业技能交流赛上,宋文庆作为为数不多的女司机,与众多海港选手前辈进行技能较量,获得全国第九名的好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说,梦想属于每一个人,只要有志气、有闯劲,普通劳动者也可以在宽广舞台上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023年年底,我们将有10个泊位投入运营,我们每天都充满期待,充满干劲,我们正在实现通江达海的梦想。”今年5月1日,宋文庆在中央新闻联播上这样说道。
与宋文庆私底下交流时,她不止一次表示内心很惭愧:“我只是有幸被媒体报道,我是巾帼先锋队的一员,是龙拱港的一员,是济宁能源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我所经历的事情也是别人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做出的任何成绩都离不开任何一个人的付出。”
通江达海的梦想不只是说说而已,以宋文庆、巾帼先锋队、龙拱港、济宁能源为代表的“港航人”将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的任务目标,强力助推大运河的港产城融合共建,为中国内河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图丨周博韬(龙拱港) 臧盛博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