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美德,历来为国人所推崇。
相信大家对这个故事一定不陌生:这是一件有着73个补丁,基本看不出原来布料的睡衣,它的主人就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每当身边工作人员劝主席换一件时,他总是说:“现在国家不是还很困难么,我看再补一补就行了嘛!”“习惯了,还是这件睡衣好!”这件睡衣陪伴了主席整整20年。
现在的我们虽然不会再经历吃不饱饭、穿不起衣的艰难,但老一辈人勤俭节约的观念仍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们的国家就是从一穷二白、举步维艰中节衣缩食,把每一分钱用在有用的地方,才有了现在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勤俭节约是传家宝”,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是要求我们要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纵观济宁能源的发展历程,历经53年的风雨,创业—转型—发展,从最初的一个年产21万吨的小煤矿发展成了济宁市属骨干国有企业,拥有全资、控股、参股公司100余家,从业人员达1.5万人,位列中国能源500强第137位。一代又一代济宁能源人将“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 厚德致远”的企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奋力投身到集团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克勤克俭、居安思危,才有了集团今日蓬勃的发展活力,也使我们也有了更稳定的收入,和更安心的保障。
“船到中流浪更急”。受三年疫情影响,世界经济萎缩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集团公司四大版块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面对市场竞争的激流险滩,我们必须牢记“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的古训,把“过紧日子”的思想深植于心,在危机和变局中寻找破局机会、把握发展机遇。
我所在的山东正则招标公司,从规模上看,在集团下属的百家企业中并不显眼,但它却在用自己的力量,争做降本增效的倡导者、实践者、推动者。2022年,公司组织了集团内部招标采购项目1588个,预算金额52.57亿元,中标金额25.83亿元,节约资金26.74亿元,帮助兄弟单位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
面对公司人员少,业务重的实际情况,公司实行“一岗多责”,让有能力的员工多岗位历练,不但提升了员工综合能力,也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多种举措下,2022年成本比预算下降16.8%。
如今,公司响应集团降本增效的号召,在年度预算基础上降低各项成本费用20万元,减少资本性支出20万元,并通过拓展内外部业务,增效30万元。牢固树立“人人都是业务员”的理念,铆足干劲,坚毅笃行,把我们自己的工资挣出来!
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夯基固本、提升能力、开拓市场的大事上,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开始,积少成多,积沙成塔,肩负起与企业风雨与共、同舟共济的责任和担当。
“过紧日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企业、让员工过上长久的好日子。我们要学会“过紧日子”、习惯“过紧日子”、坦然“过紧日子”。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强的动能,为员工美好生活夯实更厚的家底,更快更稳地迈向新的明天,用实干和担当谱写奋进千亿的华章。
文丨仲欣(正则招标)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