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

物产天下  联通世界

主题演讲展播丨孔令媛:实干成就梦想,奋斗赢得未来

2023-06-26 责任编辑:管理员

船舶来往如梭,航道格外繁忙。如今,千年大运河又焕发出新的生机。为贯彻落实中央“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响应省委、省政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号召,聚焦济宁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济宁能源党委在京杭大运河与龙拱河交汇处建起了全国内河第一家全流程自动化作业的集装箱港口——济宁港航龙拱港。  

在这个全新的港口上,活跃着一支由13名女职工组成的特殊团队——智控巾帼班。今天,让我们走进龙拱港,走近这些巾帼女工,看看她们身上有哪些不一样的特质。

2分钟,完成一次收发箱作业

2分钟是什么概念?是半首歌的时长,是手机上刷一个短视频的时间。而就在这短短的2分钟内,我们智控巾帼班的女工就可以完成一次收发箱作业。

我们现在看到的画面是,距离地面30多米的轨道吊正准确地进行集装箱作业,这些看似很灵巧的集装箱,一般尺寸是20英尺,重达33吨。更神奇的是,画面里,我们根本看不到轨道吊女司机。

那您一定会问了,司机在哪里?在这里,在高大上的智能化集控处理中心,在屏幕前,她们利用操纵手杆和监控系统进行远程操控,真正实现了“四两拨千斤”。智控巾帼班班长宋文庆介绍说,通过她们和设备的磨合、配合,自动化效率飞速提升,从一小时收发11、12个箱子,到现在一个小时收发30多个箱子,一个司机可以同时操控4台轨道吊作业,不到2分钟就能完成一个集装箱的装卸,效率比传统方式提升80%,而且这不是上限,她们还在继续优化提升。

640.jpg

从煤矿到港口,她们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没错,这13名女职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安居煤矿转岗女工。宋文庆之前是安居煤矿的一名洗衣房职工,高秀芝之前是安居煤矿的一名面点师.......遇到政策性调整,为了实现“海港模式”,安居煤矿派13名女职工到青岛港、日照港学习。从煤矿到港口,这一跨度她们是如何超越自我,练就眼尖、心细、手准的本领的呢?

接下来,让我们来听一听她们的心路历程。“以前,每天只想着怎么做出好看又好吃的面食,让职工吃上更可口的饭菜,工作比较单一。得知去港口工作时,内心非常忐忑不安,因为对港口行业一无所知,不知道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在青岛港学习时,最大的困难就是登高爬大机,30多米的高空作业,上去就胆战心惊了,更何况还要操控这些完全陌生的大型设备,内心真的很恐慌”,高秀芝满怀感慨地回忆道。理论上的学习让她的很多疑惑迎刃而解,反复的练习让她操作上的各种难题一一攻破,看到理想的结业成绩,她感觉所有的付出都值得,那种巨大的成就感让她终生难忘。

张春梅之前是安居煤矿机电修理厂的一名女设备维修工,每天负责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排除隐患。现在的她,已成为一名岸桥司机。一次和张春梅聊天,她这样说:“虽然岗位变了,工作内容变了,但踏踏实实努力工作的心态没有变。从煤矿到港口,工作环境差别很大。现在从事的工作既要爬高还要开岸桥,对于车都没开过的我来说,压力真不是一般得大。从0到1的过程,就是靠着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不断实践。今后工作中,我要继续挑战自我,进一步提高岸桥操作技能。”

她们坚持勤学苦练,每天蹲在作业现场,观察起吊的运动轨迹,动态记录作业的详细参数。通过不断地调整视频角度,调整小车路线,不断地抓取和实操,她们终于练就了1人同时操控4台轨道吊的本领,树立了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凝聚了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实现了完美蜕变、华丽转身!

一起成长,一起完成通江达海的梦想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新征程上,大家追逐梦想、砥砺奋进,不断提高装卸船作业效率和收发箱作业效率,截至5月中旬,龙拱港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4万标箱。

“习近平总书记说,梦想属于每一个人,只要有志气、有闯劲,普通劳动者也可以在宽广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到年底我们就有十个泊位投入运营,让我们每天都充满干劲,充满期待,我们正在完成通江达海的梦想。”今年5月1日,宋文庆在中央新闻联播上这样说道。

“风帆”又起,水运再兴。龙拱港开启了江北内河绿色化、智能化集装箱运输新模式,开辟了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济宁新路径”。梦想是一束光,让我们循着光的方向,汇聚光的力量,在奋进千亿的征途中全面展现我们的时代风采!

文丨孔令媛(安居煤矿)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