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档案
赵洪强,山东汶上人,1973年1月出生,1993年12月参军入伍,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在义桥煤矿参加工作,历任班长、副区长、党支部书记,2020年7月担任综采一区区长。先后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济宁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济宁市劳动模范”“济宁市干事创业先锋党员”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赵洪强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朴实的工作作风扎根基层,服务职工;作为一名基层管理人员,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以保证安全生产为基石,不断加强现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不断促进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带出了一支能采、能掘、能安、能撤的综合性队伍。
以身作则提士气,紧盯现场保安全
2021年6月,义桥煤矿5301工作面初采初放,面对顶板破碎、设备陈旧老化等不利因素,很多职工出现畏难情绪。为了尽快啃下这块硬骨头,赵洪强以身作则抬轨道、扛单体,将“给我干”变为“跟我干”,带领职工一起“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奋勇拼搏,共渡难关,确保工作面安全稳步推进。
同年6月,在3301工作面安装期间,作为“老兵突击队”队长,他带领全体队员进入3301工作面安装施工,立下“军令状”,确保安装一个现代智能化工作面。他与技术人员量图纸、查资料,深入工作现场及时掌握工作面第一手资料。在如此多的困难条件下,他常与职工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面对战线长,作业环境高温潮湿、工期紧的后期安装任务,他充分利用自己学医的特点为职工开设防暑讲课,安排人员及时发放降温雪糕及冰水;为确保安全,他积极跟班紧盯现场;为保证进度,他利用掘一检修间隙穿插进行安装作业,最终确保了3301工作面安装期间零失误。
2022年3月,该矿矸石转载联络巷掘进,他接到掘进任务后,立即制定“作战方案”,以“说了干、定了算、按期完”的战斗目标,精心安排,合理组织,确保安全、快速完成任务。矸石转载联络巷安装耙装机期间,面对安装难度大,耙装机部件需要吊运跨越东翼一部皮带,他十几个小时现场盯靠,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全体干部职工抢在前、干在先,纵使手上磨出血泡、汗水湿透衣背,没有人临阵退缩、叫苦叫累,直至拿下战斗高地。
关心职工献爱心,真心实干扬正气
2017年4月,工区职工王甲阳发生严重车祸,颅脑、内脏损伤,家庭没有能力承担巨额的医疗费用,赵洪强立即号召广大职工积极帮助,共募集捐款11300元;2018年1月,职工时均波查出白血病且家庭困难,虽然时均波已经调离本单位转入阳城煤矿,但“人走茶不凉”,他得知后立即组织工区职工行动起来,共计捐款9100元;2022年3月,职工王兴建同志家人做手术,手术费花去十余万元,给本来生活不富裕的王兴建带来困扰,赵洪强组织工区党员干部职工为其捐款5000元;当职工家属对职工工作不理解产生家庭矛盾时,还是赵洪强第一时间主动打电话向职工家属沟通调解,解除了家庭矛盾……走访困难家庭,慰问伤病老人,解决职工矛盾,赵洪强真正做到了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为职工办实事、办真事、真办事。
培育岗位“多面手”,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赵洪强制定了区队自主培训方案和学习计划,采取现场教学、班组成员“结对子互学”等方式,强化岗位技能学习。在岗位技术工种中,推行“一专多能、一岗多能”,定期对技术工种进行交流,达到了既能“因人而异、人各有长”,又能“异曲同工、各尽其用”。同时积极开展班组自主培训与素质教育,职工纷纷利用班前班后会和下班时间交流经验、总结不足,稳步提升全员综合素质,并以此为落脚点,大力实施班组安全标准化管理,积极推进标准化进程,持续深化班组安全风险管理,不断提高班组自主安全管理水平。
一腔热血采光明,两袖清风扬正气。赵洪强在平凡的岗位上尽情挥洒汗水,通过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方法,带领区队多次获得“工人先锋号”“优秀党支部”“过硬党支部”“红旗区队”等荣誉称号,获得了上级党委和广大职工一致认可。
■义桥煤矿供稿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