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桥煤矿洗煤厂鼓励职工发挥聪明才智,努力改善原有的工艺、设备中存在的缺陷,发明创造了一系列小工具、小技术、小设备,既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确保了安全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原煤中大块的矸石进入洗选系统,容易造成旋流器堵塞,影响生产,在五楼脱泥筛处筛捡后,通过珩车下放到一楼,需要两人先用套绳拉住桶身,再慢慢下放,每桶矸石100多公斤,在下放时费时又费力,存在安全隐患。职工刘原春通过反复研究,细心琢磨,在起吊通道的护栏上安装了一废弃不用的皮带平托辊,矸石桶下放过程中,先通过小平车将桶推移到托辊旁,随后开始起吊,矸石桶随着托辊的旋转缓慢起吊,整个过程只需要1人操作,既省时省力,又确保了安全。
主洗五楼粗煤泥分选系统TBS的底流通过¢219普通管道进入一楼中矸磁尾桶,原设计安装有五个弯头,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煤泥水的冲击力经常造成弯头处磨损滴漏,影响生产,且更换弯头费时费力费材料。为改变这一现状,机修班长吴德亮根据现场实际,重新规划线路,重新敷设安装,新管线缩短了近
主洗三楼604尾煤压滤机,原设计二次压榨的¢25的排气管路,在拉板小车运行过程中,会经常性地挂住压滤液排水管水嘴,造成塑料排水管水嘴或排气管被挂断,流向浓缩池,堵塞或损坏排水泵。针对这种情况,机修班通过观察研究,制定改造方案,将原先的80个塑料水嘴全部撤掉,更换为
类似以上的“小改造”不胜枚举,该厂职工坚持把“难题”变“课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降本增效”的承诺,为企业提质增效添砖加瓦。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