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济宁段的水面上,汽笛轻鸣伴着碧波荡漾——龙拱港码头边,山东新能船业的LNG货船正忙着装卸货物。没有传统柴油机的嘈杂轰鸣,更不见恼人的黑烟缭绕,这艘 “零噪低排” 的新船,与运河的宁静景致完美相融,悄悄勾勒出济宁港航的绿色新画卷。
这可不是普通的船只升级,而是一场航运动力的 “颠覆性革命”。老港航人都记得,以前运河上跑的柴油动力船,曾是生态保护的 “老大难”:每百公里的碳排放量远超现在的新能源船,而且常年面临油污泄漏风险,时刻威胁着沿线水系的安全。如今,随着新能源船舶批量投运,运河航运的 “环保账本” 终于迎来了大翻身。
“咱们造的5000吨级LNG货船,单船一年就能少烧200吨柴油,算下来能减排二氧化碳634吨——这相当于3万棵树一年的固碳量!” 山东新能船业技术部部长陈朋一说起自家的 “环保利器” 就格外自豪。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公司和宁德时代联手研发的2000吨级纯电动力船,已经实现了航行全程 “零排放、零噪音”,把运河航运的环保标准又提了一个新台阶。
能有这样的突破,离不开 “政策+技术” 的双轮驱动,正是这两股力量拧成一股绳,才让济宁新能源船舶产业跑得又快又稳。
从今年4月开始,山东省推出的新能源船舶免费过闸政策,给船东们吃了颗 “定心丸”——不管是LNG单一燃料、甲醇动力,还是氢燃料、氨燃料,甚至纯电池动力(不含铅酸电池)的船舶,都能享受这一福利。再加上集装箱船优先通航的配套政策,船东们置换新动力装置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市场转型的内生动力被彻底激活,为新能源船舶在运河上 “开疆拓土” 铺平了道路。
与此同时,济宁今年也把工业经济当作 “头号工程” 来抓,锚定 “走在前、勇争先” 的目标,全力打造 “232” 优势产业集群,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山东新能船业精准踩准了发展节奏,造出的新能源船舶迅速成为运河减排的 “主力军”,成了济宁港航产业转型的 “硬核代表”,在推动绿色航运和产业升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现在再看运河沿线,LNG加注站、岸电设施已经像星星一样分布开来,“船—港—航” 一体化的清洁能源补给体系正在加速成型,济宁港航的绿色基础越来越扎实。
不过,新能源船舶带来的改变,可不止是能源形式的替换这么简单——通过技术革新,整个运输模式都被 “重构” 了。山东新能船业常务副总经理吴则成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90米级LNG动力集装箱船,满载5000吨时续航能达到2000公里。和同尺度的传统柴油散货船比,它的载重效率提高了30%,船体阻力降低了6%,综合能效也提升了3%。这些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流线型船型的精细化设计,还有轻量化材料的科学运用,每一处细节都透着技术创新的力量。
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还把模块化建造技术和汽车流水线生产的理念引进了造船车间,这一创新直接让造船效率翻了一倍,年产能也跟着涨到了240艘,彻底改变了传统造船 “慢工出细活” 的模式。
效率的提升还延伸到了全链条的智能协同上。新能源船舶和自动化码头、电子航道图深度 “合作”,催生出了 “单元化运输” 的新模式。就拿龙拱港来说,LNG船和自动化码头无缝衔接后,装卸效率一下子提高了50%,货物周转率也翻了2倍。依托 “瓦日铁路 — 京杭运河 — 长江” 的联运体系,2000吨级 LNG船队每年能减少15万吨油耗,光物流成本就省下了近10亿元。这种 “水运快递化” 的新模式,让运河货运的时效快得逼近公路,而成本却只有公路的三分之一,真正实现了 “又快又省”。
从全球范围看,绿色船舶产业的热度也在持续攀升——2024年全球绿色船舶订单一下子冲到了820艘,总额突破7800亿元。山东新能船业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充足的产能,在去年拿下了168艘订单,在行业浪潮中稳稳抓住了机遇。这股发展势头还带动了产业链的 “连锁反应”:电池、电控、氢燃料电池等配套产业形成了 “以用促产” 的良性循环,济宁港航的产业生态越来越完善。而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也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方向上的双重支持。
今年年初,济宁市出台的《2025年工业经济首季开门红专项激励政策》,更是给当地企业注入了一剂 “强心针”。吴则成感慨道:“能拿到这次全市首季开门红的政策激励,不仅是对我们深耕新能源船舶领域的认可,更让我们在技术攻坚、扩大规模、开拓市场上有了更足的底气。”
有了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加持,山东新能船业今年上半年的发展势头格外强劲:市场订单量同比增长320%,共开工船舶62艘,铺底35艘,交付12艘,每一个数字都透着 “济宁速度”。
“未来,我们会继续加大清洁能源船舶的研发投入,推动内河航运绿色转型,促进船舶标准化和多式联运发展,还会创新航运服务模式。通过配套协同,助力济宁临港产业带发展,把济宁打造成北方内河航运中心。从装备升级、基础设施到服务模式,全方位为世界级港口群建设赋能,成为山东‘智慧绿色’港口体系的核心动力。” 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强的这番话,不仅勾勒出企业的未来蓝图,更道出了济宁港航迈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来源丨济港记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