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媒体焦点

媒体焦点

物产天下  联通世界

内河航运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机遇

2024-12-08 责任编辑:管理员

近年来,东滩智库参与了多个内河港口区域相关规划咨询项目,对内河航运和内河港口区域发展有了真实感受。相对我国海港资源迈入整合升级阶段,内河航运还存在较大的建设缺口,航道等级、通达性以及港口区域发展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下,内河航运和港口区域正迎来一轮新的发展机遇。

1内河航运助推国内大循环

内河航运是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通道,是国内大宗货物长途运输的主力。2020年5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内河航运发展纲要》提出,到2035年中国千吨级航道倍增达到2.5万公里,相对2019年的1.38万公里增长近一倍,这预示着未来一段时期将是内河港口大发展的机遇期。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我国将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的水运主通道,有序推进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淮河干流等干线航道扩能升级。近年来,全国多个省份都在加快推进新的运河工程,以连接或打通干线航道,提升内河航运的运输能力。新的运河工程包括安徽的江淮运河、广西的平陆运河、湖北的荆汉运河、湖南的湘桂运河、江西的浙赣粤运河等。

随着新的运河工程建设的推进,东西南北大连通、中部沿海化将成为趋势,内陆地区将有机会利用劳动力、土地价格等优势,背靠强大的内河航运网络,承接沿海经济发展的辐射。对于区域发展而言,这些航运主干道不仅是一条条流动的黄金水道,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纽带、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2内河港口区域加速规划建设

与内河航运发展相伴生的,是内河港口和临港区域的加快建设。内河港口建设基本沿着海港发展的轨迹,强化港口枢纽辐射功能,推进资源整合完善港口布局,促进港产城协同发展。在港产城联动方面,内河港口区域发展相对滞后,除了沿长江、珠江等大港外,大部分港口区域并没有形成临港产业新城。随着内河航运的发展和功能产业的集聚,这一局面正在有所改观,许多非大河大港的港口区域正在谋划功能产业升级。在城市群经济呈现网联化发展的格局下,依托内河港口打造新的产业功能区成为一个趋势。例如徐州临港新城正在以“港产城”联动发展思路,依托双楼内河港河海联运开放平台、保税中心跨境电商平台等载体,打造功能复合发展的临港制造先行示范区。从产业导向看,依托内河港口可以发展物流商贸、资源加工、临港制造等大类产业。从国内36个主要内河港口临港产业园看,除了绿色建材、农产品加工、金属加工等资源加工产业,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也是港口区域布局的主要产业方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覆盖园区数量均超过20%。

3内河航运绿色化带来产业新机遇

从内河航运未来发展看,除了规模和能级的提升,内河航运的绿色化将带来新能源汽车之后的又一大产业机遇。相对海港,内河航运的生态容量受限、污染影响较大、运输工具较小,但实现绿色化发展却相对容易些。

内河航运的绿色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港口基础设施绿色化,强化污染防治、构建清洁低碳的港口用能体系、加强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二是港口物流绿色化,重点是散货集装箱化运输,推动散货集装箱“门到门”全程供应链运输,实现低能耗、无污染的散货绿色运输;三是新能源船舶的广泛利用,这对内河航运将是一次飞跃。

当前,绿色低碳已成为全球航运业发展的新方向,国家正大力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清洁替代,鼓励液化天然气、电池等新能源船舶推广应用。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等政策文件,大力加快新能源船舶绿色智能发展。未来,电动船舶将主要以“特定水域—内河水域—近海水域”的次序逐步开展应用。

我国内河航运船只多属于老旧杂散营运船,缺少标准化的规格,船舶排放标准较低,污染严重,载重吨位也较小,而且船龄一般都在10年到15年以上,亟需升级换代。近年来,电动货轮、纯电动拖轮、纯电池充电船、换电集装箱船、电磁动力船等形式多样的新能源船舶陆续投用。通过标准化、批量化建造新能源智能船舶,将原来工艺老旧、耗能高且标准质量参差不齐的船型,升级为采用新模式、新技术、新工艺的绿色船舶,对内河港口区域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机遇。

案例链接:济宁内河新能源船舶示范基地

为推进船舶制造业向绿色智能化转型,济宁加快布局“气化运河”“电化运河”的新赛道。2022年,济宁能源发展集团与中集集团、宁德时代和武汉理工大学联手,在邹城白马河畔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应用激光加工技术、智能机器人、工业软件、智能产线集成等先进制造装备技术,打造全国首个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于一体的内河新能源船舶示范基地。

项目占地1125亩,岸线长度1200米,总投资30亿元。以绿色化、智能化、轻量化、大型化、模块化为研发方向,主要建造内河LNG、电动集装箱船、集散两用船舶和使用清洁能源的绿色船舶。项目建成后,具备年造新能源船舶400艘、修船100艘的生产能力,带动船舶锂电氢电、电力推进系统等临港产业集聚发展,形成百亿级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群。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