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职工文苑

职工文苑

融汇四海 能济天下

一碗米的思念——缅怀袁隆平院士

2021-05-24 责任编辑:管理员

5月22日,我下班后打开朋友圈,突然看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几个字,我一时呆住,怎么可能呢?前些日子媒体还报道他正在研究水稻新品种呢,怎么可能呢?我马上去官方新闻网站核实,一条条往下翻,多希望有一条官方网站出来辟谣,但这个噩耗是真的!顿时鼻子一酸,有些不知所措。一个离我如此遥远的人的离开,怎么会如此触动我这个普普通通老百姓的心灵呢?因为此刻我家饭桌上的一碗米,是因他我才能够吃上的,袁隆平的名字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他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让我们国家的水稻产量实现了巨大的飞跃,让我们中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们吃上了饱饭,未谋其面,却深受其恩!同时对世界的粮食产量起到了巨大的促进提高作用。

袁老曾说:“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们试验田里的超级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我和我的助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全世界如果有一半的稻田种上了杂交稻,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袁隆平用他的一生给我们诠释了他是如何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的。据报道,今年年初,91岁的袁老依然还在工作着,入院前,每天早晨都会开门看看稻谷,看完后才回屋里吃早餐。60年前,他想让我们吃饱,60年后,他想让我们吃好。

袁老曾谈及成功的“秘诀”体会,用八个字概括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知识就是力量,是创新的基础;汗水是要能吃苦,任何一个科研成果都来自于深入细致的实干和苦干;灵感就是思想火花,是知识、经验、思索和追求综合在一起升华的产物;机遇就是要做一名“有心人”,要学会用哲学的思维看问题,透过偶然性的表面现象,找出隐藏在其背后的必然性。坚持做到这几点,才能突破障碍,实现梦想。对于他的谆谆教诲,又有多少人受到启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

端起手中的米饭,内心涌起无限的哀伤,觉得这碗米饭今天变得那么沉重,格外的珍贵。以前的时候,总觉得我们有袁老在,他会永远都在,不会离开我们,我们不怕。袁老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却传承了下来,还有很多的科技工作者接过了他的薪火,依然在研究水稻,为我们的粮食生产安全默默工作着。

国士远去,永留稻香。袁老,您是神农氏化身来这个世间来造福人间的,这个世界因为您而变得美好,我们也因您远离的饥饿和苦难!您的离开无数人为您默默送行,山河也为您默默流泪!无限感谢您,一路走好!

金桥煤矿  申桂云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