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企业组织我们到金乡羊山鲁西南纪念馆参观学习,当我们走到一个抱着炸药包向前冲的年轻人的画像前,倾听着馆内讲解员缓缓讲出南峰岚烈士故事的时候,我深受震撼。
1996年10月,一位70多岁的妇人站在一幅画像前一个多小时,泪流满面。这是这位女士在与丈夫分别近50年后的第一次相见。南峰岚烈士新婚三天以后,就告别了妻子,跟着部队离开了家乡,一路南征北战,这位妻子从1947年与丈夫联系不上之后,就从老家山西芮城的一个小山村外出找寻自己的丈夫,陆陆续续找了近50年,终于在1996年的秋天,在金乡羊山鲁西南纪念馆看到了已经牺牲的丈夫南峰岚的画像,等和馆内工作人员再次确认以后,她终于释然了:“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放心了。很快我就会找你去的。”这位妻子回到了家乡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我读过王力丽的散文《身子还没有热乎够呢,你就跟着队伍走了》,她写到太好了,写出了一个女人的痴情,一个女人的守望。50年,人生能有几个50年,这位妻子把一生的时光都给了等待。
大多数女性在战争中的角色,是远离沙场的,没有到前线的机会,但是在后方的付出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到。歌德曾说过:“未经彻夜痛苦者,不足以语人生。”处于和平时代的我们想去书写动荡年代女性的艰辛总有一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战争是残酷的,奔向战场的一个男人,他何尝又不是谁的儿子?谁的丈夫?谁的父亲?在这背后有一个母亲,一个妻子,在战场的后方坚守着,在外承担着男人一样繁重的工作,养家糊口,在家赡养老人,为老人养老送终,养育幼儿,含辛茹苦的把孩子抚养成人,直到把满头的青丝熬成霜,不仅是要在经济上供给前线,还要受着担惊受怕的精神煎熬。南峰岚烈士的妻子是千千万万女性中的一个,曾经在后方有着无数的这样的女性,只有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和妻子悲伤才是痛彻心扉的,她们在战争中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失去了顶天立地的丈夫,失去了疼惜孩子的父亲,岁月把一个个年轻貌美的少妇熬成年迈的老妪。
那是一个战争的时代,一个动荡的时代,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无数的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终换来今天国家的和平稳定。现在的和平稳定更是弥足珍贵,我们要倍加珍惜。昔日,妻子在家守望着丈夫早日回家,今天的我们要远离战争,守望和平,守望我们的家园。
■金桥煤矿 申桂云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