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职工文苑

职工文苑

融汇四海 能济天下

悄然变化的“温暖”

2021-04-29 责任编辑:管理员

近日,北风凛冽,寒潮来袭,你我暖意何求?这也许就是我们小时候喜欢到处玩火的缘由吧。转眼三十年过去,弹指间的烟火暖意让我不禁感叹时代变迁带来的物质富足和精神文明进步。

小时候的冬天,被窝里虽然是暖和的,但室内温度低,桌上的水碗里都能结上冰碴,我们哪还愿意起床,妈妈就会述说着她们的年代,以此鼓励我起床。妈妈说:“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生活穷困,老旧的小土屋里还到处漏风,单薄的棉被哪能抵挡住彻夜呼啸的寒风,只能抱些稻草、麦秸铺在身下,挂副草栅遮挡下寒风。小孩蜷缩着身子,颤栗着直喊冷,被窝还没暖热乎,天就亮了,难熬的一夜也将就过来了。你们现在好多了,棉被都盖三层了,翻改的砖瓦房也进不来多少冷风了。”妈妈一边絮叨着,一边在炉口为我烤一烤棉衣棉裤,我就鼓起勇气,趁着刚烤好的棉衣的热乎劲儿,迅速起床穿衣,即便如此,也还是禁不住两排牙齿咯咯打架。那时真的很讨厌冰天雪地的寒冬。

也许现在的孩子会认为铺草席、挂草栅是原生态的享受,堆堆篝火那更是返璞归真,围炉夜话也许还有几分诗情画意。然而,他们怎么也不会理解这取暖背后的辛酸和无奈。而现在的幸福生活何尝不是几代人、几十代人的追求和向往呢!

如今,我们出门有带空调的小汽车,就连公交车、客车也是暖风徐徐;商场、教室和办公室里不停运转的空调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暖意。现在的冬天格外舒适,尽管窗外是零下的温度,但室内供暖足有二十六七度,孩子们依然光着脚丫、穿着单衣在室内尽情玩耍,真是一改以往扛着一身大棉衣,还冻得没处躲的年代。就算是在农村老家,也不会像我们那时受冻了,新农村的社区小楼上,空调、电暖气一应俱全。年迈的奶奶坐在铺着电热毯的床头上,手上套着暖手宝,美意洋洋的看着电视,哼唱着百听不厌的《朝阳沟》,尽情享受着新时代发展带来的红利。

回顾家中取暖用品的变化,我们真正感受到改革发展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科技创新让我们享受到的现代文明,精准扶贫、三农建设让我们共享进步、同奔小康。共产党对老百姓的恩情让我们暖身又暖心!

■民生热能 樊祜征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