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读《活着》有感
春光明媚的四月天,正是读书的好时节。
结缘
得益于企业开展的“书香安居 干部读书”活动以及制定的一系列读书计划和措施,工作之余,我和我的同事们或读书,或交流心得,或撰写读书体会,忙碌的不亦乐乎,倍感充实。
《活着》是企业推荐发放的四本书之一,也是我最先阅读的一本书。首选读它并不是因为这本书获得了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等诸多奖项,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出版……或是我有多么崇拜作者,恰恰相反,书背面的作者照片,土里土气,形象也不够“阳光”。之所以先读,仅仅是因为好奇作品为什么被世人称赞。
相识
书发到手的第一天,吃过晚饭后,我就拿出《活着》开始读,本来不抱希望,谁知,一读便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到凌晨12点半,终于读完了这本书。作者采用伏笔照应、情景交融、衬托对比的写作手法,巧妙的以第一人称叙事铺陈,代入感强,让读者有种感同身受的错觉。作品以主人翁福贵的经历和他的家庭为主线,时间跨度大,历时封建社会末期、民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等,让人情不自禁去窥探那个年代的生活与人物的心路历程。期间,沉醉于书中的感觉,因主人翁的高兴而高兴,随剧情的变化而心情起伏,或不可思议,或痛心疾首,或长吁短叹,或热泪盈眶……各种情愫相互交织,错综复杂。
年少的福贵是地主的儿子,人称阔少爷,“走路时鞋子的声音,都像是铜钱碰来撞去的”。成年后,福贵娶了家境优越、漂亮贤惠的米铺掌柜女儿家珍为妻,生活幸福甜蜜他却不懂珍惜。在心有所图的龙二诱惑下,烟花柳巷、赌场更像无形的磁场,让福贵一步一步深陷其中,输掉了全部家产,从此一无所有。叹息之余,不由感叹人生起伏不定,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曾经的“阔少爷”福贵和长根一样,成了贫穷而且社会地位低下的雇工。此时,母亲在宽慰儿子“人只要高兴,穷也不怕”。妻子家珍更对他依旧是不离不弃,没有怨言,“只要以后你不赌就好了”。年龄还小的凤霞依旧是乖巧可人,并不知家里的变故意味着什么,在搬出大宅子后,依旧在狭小简陋的屋子里寻找快乐。与此同时,地主父亲也没有像平日里那样大打出手,而是很是平静地让福贵自己挑着铜钱去还债。家庭的变故,社会阶层的转变,是福贵“活着”的第一次蜕变。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家庭重大变故的悲伤气氛还未退却,丧父之痛、妻离之痛又接踵而来,这时福贵的内心应该是自责、愧疚、懊悔的吧。在来自生活的一连串打击下,福贵并没有被击垮,他要养活一家人。懊悔过去,不如奋斗未来,他选择默默耕种租来的五亩地。生活再苦再难,也要坚强的扛起来,竭尽全力地活下去,这是福贵“活着”的第二次蜕变。
当妻子家珍带着儿子回来时,他简直不敢坚信自己的眼睛,昔日里被自己拳打脚踢的妻子竟盈盈而笑站在门前。读到这里,我相信,对于妻子的不离不弃,福贵应该是感恩的。历经苦难的福贵开始变得成熟,他开始尊重、疼爱自己的妻子,在经历了世事的无常和苦难的洗礼,一家人能够在一起,活着,真好。这是福贵“活着”的第三次蜕变。
福贵进城请大夫为母亲治病,未想大夫没请到却被拉去当壮丁,看着离家越来越远,福贵越来越伤感,再一次经历生离死别,而后顿悟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福贵更想活着。之后遇到解放军回到家乡,看着那熟悉的茅草屋,福贵感到从未有过的亲切和温暖。劫后余生的重逢,一家人又团聚在一起,这时的福贵才真正感受到活着是多么重要。这是福贵“活着”的第四次蜕变。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肯定福贵的坚强和勇敢,无情地夺取了儿子年轻的生命。随后的几年里,家珍因劳累过度得了软骨病去世、女儿好不容易找到归属却也因难产致死,女婿二喜忠厚老实也在工作时意外死亡,唯一的外孙因饥饿猛吃煮豆子被撑死,所有亲人相继离去,只留下他孤身一人。福贵的人生似乎没什么可留恋的,但是他仍然像一棵顽强的大树扎根、生存,和他的老牛一起坚强的活下去。这是福贵“活着”的第五次蜕变。
感悟
每个时代都有专属于那个时代的生活背景,引人入胜,引人思考。那些跌宕起伏的时代变迁,那些波澜壮阔的时代特性以及那时的人物和故事总让人热血沸腾,敬佩不已。无论是那些深刻的、痛苦的、无奈的过往,还是福贵在面对生与死的豁达和勇气……,福贵的故事连同那个时代裹挟在历史的洪流中滚滚向前,然后悄无声息的汇入万家灯火。《活着》让我明白,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是多么幸运和幸福的事!同时,我也意识到,态度是改变生活的最大能力。虽然,生活中难免有些不如意的地方,但是和福贵的一生相比,我们遇到的那些“不如意”又算的了什么呢?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活着”是一种历练更是一种修行。福贵的故事,简洁有力,没有刻意的煽情,文中每一处沉重的悲剧都让人痛彻心脾,这更彰显出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人性的善良、生活中的“小确幸”是多么难能可贵,让我们于平淡中看到欢喜,从繁琐中感受幸福。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活着”不是呐喊,而是坚持。福贵有自己的坚韧和不屈,每逢处境艰难时,他总是能以打不垮、压不倒的精神战胜磨难苦痛、坚持到底,给身处困境的人们以鼓舞内心的力量。人生的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悲伤。反观自身,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工作、家庭以至于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平淡和平庸。坚持造就了“活着”,只有坚持不懈怠,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感谢一路走来,我们每个人的坚持与不放弃,感恩生活,感恩活着。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正在读书的你,又有怎样的心得与体会?
█安居煤矿 徐姗姗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