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职工文苑

职工文苑

融汇四海 能济天下

当工作中遇到了“不得劲”(金源煤矿:刘超)

2018-11-29 责任编辑:集团公司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时常会遇到一些不顺手、不好办、不得劲的事情,有的人总想拖延应付了事,或是依靠他人出手解决,结果每次到最后,都是手忙脚乱,存在的问题到最后也没有得到解决;而有的人面对问题能迎难而上,换一个思路,换一个想法,想点子出对策来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一项好的创新或改革。

在我们身边总是不乏这样的工作能手,大家一遇到困难,总是第一时间想到他,似乎就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试想在工作之初他是怎样成为这样的“能人”的?当别人遇到困难退缩的时候,他在思考;别人休闲娱乐的时候,他在奋进查资料,把不懂的事情弄明白;别人不愿意干的时候,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久而久之,形成了这种勤于思考,爱钻研的思路。应用在工作中,总是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在他的手上,有着很多的发明创新和改造,成为大家的“能人”。

对于这些“能人”的创新,大多数人仅仅停留在羡慕的阶段,却没有思考为什么我们想不出这样的点子。就像我们上学的时候,遇到自己喜欢的学科,就用尽全力去学;不喜欢的,有时会逃课,绕道而行,结果期末考试的时候,成绩不好的学科始终没有改善。遇到困难的时候选择退缩或攻坚克难,最后的结果会截然不同,与其浪费太多时间去寻找捷径,还不如用这些时间踏踏实实解决眼前的难题。

专家能手的大批创新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得来的。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曾说过:“有些创新的确来源于天才的灵光一现,但大多数创新都源自于创新机遇的苦心追寻,系统化创新始于对创新机遇的分析。”创新的产生需要灵感,而灵感往往是建立在大量的思考和实践的基础之上。没有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就不会在这个过程中思考,往往一个创新的机会就此失去。

工作中觉得哪儿的活干得“不得劲”,哪儿就需要动脑筋改造。解决问题的过程往往就是创新的过程。像我们矿井工作中使用的阀门开启装置、油脂桶口控制流量的开关等等,许多小发明小创造都是职工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都是基于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而出现的改革。金源煤矿自接管以来,在管理体制、思想管理、教育培训、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科技管理等方面陆续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方法,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些创新措施的提出,都是结合煤矿现阶段的安全生产情况提出的,很好地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问题,走出了一条精干高效独具发展特色的创新之路。

这些“能手”们遇到难题总是迎难而上,其实这正是对工作的一种强烈的责任心的体现,一种敬业精神的体现。把企业当成家,为企业谋发展,遇到问题,不退缩不放弃,直至解决问题。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