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职工文苑

职工文苑

融汇四海 能济天下

我看新西游(孟苗)

2012-02-23 责任编辑:集团公司

 

太平煤矿 孟苗

 

最近,吃完晚饭后找不到中意的电视节目看,索性就抱着重温童年美好记忆的愿望看看张纪中版的《西游记》吧。这不看不知道,一看真还就吓了一大跳。再看看网上,好家伙,这部电视连续剧那真叫火啊,各种评论和意见充塞网络,口水满网飞,跟帖吐槽者浩浩荡荡。其中,嘲弄和谩骂者居多。

而我最初的感受也是极不适应。只觉得四值功曹、五方揭谛、六丁六甲、一十八位护教伽蓝都在我的头顶盘旋,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天雷滚滚”,只恨头顶没插一根避雷针。电闪雷鸣之后再细细品味、思量一番,觉得好像也不是那么糟,特别是我把86版西游记中的几个根深蒂固的经典形象格式化后再翻翻吴承恩老先生的原著,对这部电视剧尽量客观地审视一番,发现也不是毫无所取之处。在这里首先声明,我虽然认识张纪中,但他不认识我,我没必要对他溜须拍马。我只想谈谈我的观后感。

对于饱受争议的师徒四人的剧中形象,我的看法是:化妆很失败,个性较鲜明。孙悟空、猪八戒的妆容基本上可以说是面目全非。据说二人的头套耗资百万,那么我可以坚定地说,张导被坑了!我相信吴樾、臧金生两位专业演员绝对不会业余到喜怒哀乐一个表情的地步,肯定就是化妆出了问题。尤其是猪八戒同志,基本上就是摇着一个野猪头唿扇着两个大耳朵背台词,他搞笑、戏谑、发牢骚时应有的精彩表情变化都全部遮盖在了那个面具之下。相比之下,86版的猪八戒虽然妆容简单,只是加了一个猪鼻子和猪耳朵,但马德华老师的高水准演技却体现得淋漓尽致。张纪中想在人物造型上有所突破这是好的想法,但是毕竟这几位的形象都是经过几百年戏曲舞台的严格考验的,有着极高的“意象美”的美学追求,不是说能够随意雕刻的。请好莱坞的化妆师给孙悟空安装一个迈克杰克逊的鼻子再冠之以“美猴王”,那是要叫众神笑掉大牙的——你这外国猴美在哪里?据说八戒的妆容是比着真实的猪化出来的,如果都是如此“原生态”,那么玉皇大帝、西天如来又是比着什么化出来的?莫非张导看过他们的照片?艺术来源于生活,还要高于生活,这是很简单的艺术美学宗旨。至于剧中其他角色的造型嘛,见仁见智,但这毕竟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文学巨典,还是要体现出“美”的,妖怪们不要那么吓人才好,毕竟,几亿儿童是这部电视剧的一大观众群体。牛魔王的造型还不错,但是铁扇公主明明是个人而且既然让漂亮的胡可把这个罗刹女演成一个美少妇,那么就不必要再在他的发髻上镶两个牛角了——不知道的极可能认为铁扇公主是头母牛呢。

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我认为张纪中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的人物性格定位使得师徒四人的艺术形象进一步鲜明了,也就是说比之86版中的那四位更有个性了。当然,这其中有成功的地方,也有败笔。孙悟空性格变软了好些,虽然也会发怒,见了妖怪还是神威凛凛,但是他习惯性地摇着老师的胳膊撒娇卖嗔甚至抱着铁扇公主的腿跪地央求,齐天大圣的名号便有些黯然无光了。至于悟空动不动就哭鼻子的毛病就更不消说了,一个字——“萌”!相比之“萝莉悟空”,八戒的贫嘴多舌在剧中有所强化,较为符合原著中八戒“哜哜嘈嘈,埋埋怨怨”的本色。但是,什么事都不要过,插科打诨是八戒的强项,若是一味予以突出占据过多戏份再加之台词本身质量不过硬,那么就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八戒的表现如果放在本老师后面拍摄的《乡村爱情》里倒是的确可以和刘大脑袋、赵四之流一较高下,咱贫嘛!沙和尚的颠覆程度也比较大,真应了当年刘德华主演的一部电影《大块头有大智慧》,徐锦江摒弃了当初沙和尚的憨厚、木讷,往往在关键时候来那么一句,不是让你感觉很有哲理就是把你笑翻。这一点,我觉得还不错。原著中的沙和尚细品之下也有如此感觉。毕竟,沙和尚也是取经四人组合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86版的《西游记》就有弱化沙和尚的嫌疑。好像他除了会说:“大师兄,师父让妖怪抓走了”“师父,大师兄说得对呀”“大师兄,快来救我啊”之外就什么本事都没有了。在张纪中的剧中,沙和尚的镜头和台词量有所增加,对更丰盈地表现这个人物起到了良好作用。张纪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直、忠厚但又不缺乏主见和幽默感的卷帘大将。但是在个别时候,这种更多的表现也或多或少扭曲了沙和尚的本来面目。比如他动不动就双手叉腰的习惯性动作更像1992年陈会毅执导的《水浒传之英雄本色》中的鲁智深。虽然都是出家人,不过一个是沙和尚一个是花和尚啊。至于沙和尚动不动就要用刀子挖出心来给大家看看到底花不花的行为,那就是胡来了。但就单纯论人物创新来说,我觉得相较之于前三位,唐僧的变化尺度是最大的。在新西游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取经人。他有着玄奘本有的坚韧和挺拔,也有着对佛学教旨的深刻领会,取经途中弘佛扬道、精阐教义的一面更接近真实的玄奘法师。当然,至于皮肤黑白问题,聂远肯定没有徐少华细嫩柔弱,但是十万八千里走下来一路风餐露宿又没有“大宝”,黑点也是合情合理的。在这部戏中,我们能够从聂远的表演中看到唐僧的执着和刚强,这是老版西游中没有但是我认为应该有的。否则,以一个恁般弱势的唐僧如何压得住孙猴子的气场?青年演员聂远的表演中规中矩、可圈可点,把唐僧塑造得更富于人情味儿,让我们庆幸没有为他做头套。

说到人情味儿,我觉得有必要谈一谈剧情的改编。由于艺术形式的不同,完全照搬原著是不可能的,在忠实于原著的前提下适当改编一下剧情是非常必要的。在这方面,至少在体现人情味儿方面,我觉得张纪中和编剧下了一番功夫。在原著和86版电视剧中,只要是妖怪往往就是满脸妖气、一肚子坏水,邪恶强横、狰狞凶蛮,性格大多以阴暗为主。但是在张纪中眼中,妖怪也有素质高低之分。比如在宝象国那一段,那个“木魁狼”黄袍怪与前身为与披香殿侍香玉女的百花羞公主的爱情故事,在剧情处理方面就比86版的更富有人情味儿和合理性。在86版的西游记里黄袍怪的结局令人匪夷所思:他一飞冲天后,众神正在空中笑眯眯地等着他,黄袍怪羞答答地见过众神后,单膝下跪与众神笑成一片,全然抛弃了不久前对爱人的牵挂。而宝象国公主虽然委身于黄袍怪,却是因为被劫持,全无感情因素在里面,这对感情的处理未免简单。而新版西游中,这段感情戏的处理就更丰满一些,甚至有点爱情浪漫悲剧的美感。而在新版西游火焰山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牛魔王其个性更贴合牛的倔脾气,在天诛地灭的绝境中,面对凛凛众神依然不予退缩,执拗地对抗,比之86版中的牛魔王更有一股魔王的硬气。在故事结尾,痛失“小三”又被收了法力的牛魔王悟到爱的真谛,和铁扇公主相扶相携并与自己的结义兄弟孙悟空冰释前嫌后归隐江湖,很和谐也很耐人寻味。至于剧情处理不到位的部分,我就不多说了,网上已经声讨声一片了。

当然,网上骂得最多的还是新版西游中的雷人台词。对于这个,我也时时有五雷轰顶的感觉,最安全的办法就是把头用避雷针插成刺猬状。唐僧爆粗口骂“狗屁”,悟空发嗲,沙和尚说“你算术老师死得早”……这穿越式的台词比之《武林外传》的台词精彩不足,恶搞有余。不过,如果单纯把这些台词当做恶搞来看,也未尝不可。《大话西游》恶搞得不是更加肆无忌惮吗?还不是赞誉声一片。拍摄时间过紧,剧本雕琢不细,造成了如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尴尬。

特技方面,我承认,也是可圈可点的。很多打斗场面很精彩,特效运用不错。当然,我们看惯了高水准的《阿凡提》、《哈利波特》,对新西游的特技效果期望值过高超出了那个制作团队的能力范围,所以还是感觉不满意。但是你看看荆棘岭师徒四人被荆棘藤蔓卷裹披荆斩棘那一段,确实要比86版的好看,体现了电脑特技的优势。当然,杨洁导演那个时候没有那个条件。

对于网民痛心疾首地呼吁“救救猴子”的呼声,我觉得其实严重了,横竖不过一部电视剧,别管投资多少钱,其目的不就是为了娱乐大众嘛。大家都在骂,收视率还不是一路飙红吗?新西游虽然未能满足我们重回童年时光的要求,在我们期望目标很远的地方就抛锚了。但是,敢于翻拍如此经典的鸿篇巨制,本身就需要极大的勇气。给我两个亿我敢要,让我拿它拍西游记——我不敢。

(太平煤矿  孟苗)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