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我国优化调整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在济宁、宿州、阿克苏等地新增26个国家物流枢纽。新增枢纽中,与产业发展和消费相关的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枢纽比重超40%,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整体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支持相关城市加快探索“产业集群+物流枢纽”的发展新模式。
作为京杭大运河通航的最北端城市,济宁恰好处于南北贯通的核心枢纽位置,具备集散全国各地货物的功能。近年来,济宁市提出强力突破现代港航物流战略,建设亿吨大港,发展亿吨物流,培育千亿产业,推动内河航运提档升级、全面振兴。
济宁能源集团作为济宁港航的市场运营主体,抢抓内河航运上升为山东省级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布局临港产业,加力推进现代港航物流,打造六大百亿临港园区,在港产城融合发展上不断实现新突破。同时,通过创新港航经济产业模式,着力构建以贸易为引领,协同上下游,贯通产供需的大物贸发展平台,构建“港贸船产建融”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目前,2000吨级船舶可从济宁直达京杭运河、长江等主要水系50余个港口城市,陆续开通涵盖济宁、武汉等集装箱航线在内的26条航线,发展物贸网络覆盖全国152个城市,16个国家。2024年,济宁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96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超43万标箱,连年实现跨越式增长,增幅位居全国内河首位。
济宁成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后,将进一步释放内河航运红利。目前,山东与国内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重要经济圈协作密切,已初步形成辐射全国的区域产业联动格局。依托粤鲁苏皖赣国际物流大通道,可实现跨区域大宗商品、快消品等货物流通,深化山东与通道互联,真正把济宁打造成中国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来源丨济宁能源集团融媒体中心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