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安全是职工最大的福利。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发展煤矿“四化(即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是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需要,是降低煤矿职工劳动强度、减少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的需要,是煤矿企业减人增效、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存发展能力的需要。因此,煤矿企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的安全发展之路。
跑步进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
——济矿集团快速推进煤矿企业“四化”建设侧记
“能用机械的不用人” “能改善职工劳动强度而不改善的,生产矿长要与职工一道工作,直至环境改善为止”“让职工分享到因节支降耗、小改小革所带来的有益成果”……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是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广宇在安全工作会、总结表彰会、经济工作会、集团周一例会等多种会议上经常提到的。为什么要提及这些呢?因为身为总经理的张广宇深知:“无人则安,少人则安”的理念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举措,既是对职工们的关心保护,也是预防事故的有效手段。
2016年12月,安居煤矿顺利通过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的省级“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示范企业验收,成为省内首家地方煤矿示范单位。近日,记者在安居煤矿采访时发现,2017年1-7月,该矿持续开展了装备机械化、系统自动化方面的工作,全面提高了矿井的生产工作效率。截止到7月底,完成了年初制定的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及煤流系统减员提效项目共19项,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作业人员、改善了劳动环境。
设备投入加大 减人提效明显
岩石巷道快速掘进成套设备的应用。安居煤矿东翼轨道大巷、东翼回风大巷均应用大功率岩巷综掘机进行掘进,后面跟转载胶带机直接进入分矸仓;在分矸仓的下口安装给煤机、弯道绳式推车机实现连续接车,使全岩综掘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0%以上。
绳式推车机应用于东部轨道大巷分矸仓下口,与给煤机配合使用,实现一人遥控连续装矸。解决了传统装矸操作人员多(一人操作闸门放矸,一台电机车全程配合或两人人工推车)、安全隐患大的问题,每天可节约用工4-6人。
煤矿井下高效有轨辅助运输系统单轨吊网络化应用。单轨吊的网络化应用是安居煤矿2017年“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重点项目之一。通过2017年前几个月的努力,单轨吊网络化应用已初具规模:井下形成了
井下煤流系统集中控制。东翼集中皮带、南翼皮带集控系统已完成,实现视频监控,集控操作,实现减员8人。下一步将在安居煤矿皮带系统进行推广,将井下皮带运输系统形成智能化集控平台。
快速架空乘人装置的应用。东大巷安装了一套快速架空乘人装置,实现了人员运输机械化。架空乘人装置实现了静止上下人、自动变频控制、无人值守等功能,速度可提高至1.7
安全系数增加 劳动强度降低
综采工作面端头及巷道超前支护自动化。安居煤矿所有工作面全部实现端头及巷道超前支护自动化,全部配备迈步式超前支架、端头支架。传统单体支柱,工作量比较大,占用人员较多,劳动强度大。工作面每班至少配置4人进行超前支护、端头支护,按安居煤矿两面同时生产计算,每天共需单体支架工30人。该项目实施后,一人就可完成操作,每天只需6人,最终实现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增加安全系数,减少用工24人。
小型超前单轨吊的推广应用。工作面超前段安装电动单轨吊,现在2313、1309工作面使用,可解决超前大型物料的运输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安全系数,解决了部分复杂条件下物料运输问题。
卸载站密闭门优化设计。卸载站原密闭门采用人工开启方式,因开启阻力大,一人操作难以开启,是卸载站无人值守项目实现的一瓶颈,通过改造,安装一电液动油缸,实现一键操作开关密闭门,最终实现卸载站无人值守,实现减员4人。
安居煤矿选煤厂主洗车间各类阀门集控改造。实现了远程集中控制,大大降低了主洗车间一楼工人的劳动强度。
动筛车间溜槽改造项目。避免了因溜槽内部积煤堵塞而导致的生产影响,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可省去机台工清理溜槽、维修工修补溜槽的工作。水力自动升柱机的应用。用静压水作为动力源升单体液压支柱代替乳化液泵站,节省资金、体积小、移动和使用方便,减轻了人工作业强度。
洗煤厂系统优化升级。通过对洗煤厂“107、133溜槽改造”、“硫化皮带净化技术全面应用”、“井上大仓配仓刮板实现集控”、“145皮带给煤机集中控制”四个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减少用工8人。
值得一提的是,该矿主要负责人蒋凌强高度重视企业降本增效工作,今年上半年,安居煤矿发放节支降耗措施奖励近3万元。在上半年“降本增效、节支降耗”94项方案中,75项方案已经开展实施,7项方案正在组织调研或已提报计划申请,12项方案由于时间节点或其它原因暂未实施,各项目方案可估量累计节约资金约543.3万元。为进一步加强节支降耗工作,鼓励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一季度共奖励节支降耗措施43项,奖励项目提案人和项目实施人12650元;二季度节支降耗措施45项,奖励项目提案人和项目实施人14500元。节支降耗激励奖给予职工的不只是一份奖金,更重要的是一份寄托和一份融入,寄托的是企业的蒸蒸日上,融入的是一份“主人翁”意识。
据了解,为了达到将矿井打造成轻型高效化矿井的目的,安居煤矿下半年将加大各项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项目的推进力度,提升现场装备水平,达到减员增效,提升安全的目的。
技改简便实用 降本增效显著
其实,不光是安居煤矿,集团公司其他煤矿企业也正朝着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而且在“四化”建设上也是可圈可点。
霄云煤矿浮选药剂实现远程控制。该矿洗煤厂副厂长张兴涛告诉记者,他们有自己的自动化实验室,上半年,他们技术攻关小组成功完成了洗煤厂浮选药剂远程控制这一改造项目,大大简化了浮选药剂由药剂库进入车间的操作流程。以往由于药剂库安设在该厂区西北角,而药剂的使用地点则是在洗煤厂主洗车间三楼的储药罐中,加药时需要由主洗车间三楼浮选司机汇报集控室,集控室再联系压滤车间司机,然后由压滤车间司机到药剂库房开泵将药剂打入主洗车间,加药时压滤司机还要计算开泵的时间防止药剂过量,十分费时、费力、费神。攻关小组经过摸索,通过敷设控制线路及增加中间继电器将浮选加药泵的控制引入压滤车间PLC程序中,再通过Profibus线路将其接入主洗车间主控程序中,重新编写了浮选加药泵的控制程序,并作出上位机的人机操作界面,同时也在主洗车间三楼安装了控制箱。这样,现在加药既可由浮选司机一人在主洗三楼按下控制按钮即可完成加药,也可由集控室司机通过上位机开泵加药,将原来至少需要三个人花费十多分钟来完成的工作变为了一个人两分钟至内即可完成。浮选药剂成功实现远程控制,不仅是简化了生产流程,也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霄云煤矿浓缩车间实现无人值守。洗煤厂浓缩车间是洗选工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岗位,浓缩池溢出水的质量事关精煤产品的灰分。为进一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他们通过在压滤车间安装电控箱,实现了浓缩车间底流泵的远程开启与停止,并在集控室上位机重新编写程序,实现了对浓缩加药装置的实时监控,确保了浓缩车间的正常生产。通过自动化改造实现了浓缩车间的无人值守,在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霄云煤矿机台配上对讲机,生产通讯更快捷。车间内机台之间都是通过固定电话进行沟通,使用起来受位置限制,一旦出现生产异常现象职工们要跑到固定电话前进行打电话汇报,电话占线问题时有发生,汇报问题存在滞后性,往往错过最佳汇报时间。今年6月,霄云煤矿为洗煤厂每个机台配上对讲机,有了对讲机,一按就说,操作简单,职工们可以随时随地直接对现场生产情况进行实时汇报,更方便快捷。比起固定电话,对讲机具有多点联系的功能,可以提供一对一、一对多的通话方式,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职工们在对讲机里一说,其他岗位机台可同时了解掌握第一现场信息,为整合资源、方便生产系统的上下联动和整体协作提供了可靠保障。对讲机的通话成本较低,仅靠充电就能正常使用,不会产生通讯费等其他费用。
义桥煤矿洗煤厂煤泥水桶实现无人值守。2017年1月,义桥煤矿洗煤厂主洗车间一楼煤泥水桶实现了入出料无人值守。原煤泥水桶受入料浓度比例影响,需要在岗职工时刻盯守,随时调节出料阀门闭开度,以满足压滤生产流量需求,每班需要两到三名岗位工轮流作业,而且职工劳动强度大、精神时刻紧绷,防止煤泥水桶入出料不畅造成煤泥水位升高外溢,或出料不均影响压滤正常生产。该厂技术人员经过多次现场勘察和试验利用PLC自行编程设定所需各项值数,在煤泥水桶上方安装可调式电动比例液面控制调节器,液面设置60%为上限、30%下限。调节阀感应控制接触器连接智能吸合开关,水位浮涨达到设定水位线上限高度时,液面传感器信号接触器分离,入料泵自动停止工作;水位下降至下限水位时,液面传感器信号接触器闭合,水泵运行入料,自动停开机可形成入出料泵体自我保护,成功实现了煤泥水桶实现无人值守智能匀称入出料。该设施的投入使用,大大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缓释了职工的工作压力,每班次可减员三人,三班次9人,完全实现自动化管理,每年可为矿节约人工生产成本45余万。
运河煤矿2014年就开启了无人值守改造工程。从2014年起,该矿先后对地面翻车机、压风机、生活污水处理站、选煤厂地面煤流系统及井下七采区煤流系统等机台设备进行了控制系统改造,各系统运行正常平稳,减人增效效果显著,为矿其它系统的无人值守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015年4月份实现了主井提升机房“无人值守”技术改造。现场还安装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可清晰地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增强了无人值守的安全性能,减少专职司机 9 人。5月份实现了井下架空乘人装置的自动运行。8月份完成了暗斜井强力皮带控制系统改造。10月份完成了-725变电所无人值守改造,在地面形成变电所供电运行图表、运行状态曲线,实现井下变电所无人值守和煤矿供电系统信息化管理,共减少机台人员6人。11月份又完成了对装载站自动化改造和矿灯房无人值守改造。
“创新科技强安举措”是阳城煤电2017年7个创新举措之一。进入2017年,阳城煤电继续走科技强安之路,将科技创新作为现场工作的第一推动力,加大技术创新的管理、支持和奖励力度,为新一年工作开好局。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项目。根据集团公司文件精神,将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项目进行推广应用。专门制定了2017年推广项目表,根据推广计划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落实项目资金,提前考虑预算,把任务、责任细化分解,明确路线图、进度表和时间节点。专门成立了矿长为组长的考核领导小组,对进度情况进行一月一汇报一通报制度,完成一项验收一项,确保工作按计划推进。大力推广优秀小改小革成果。对集团公司2016年度下半年优秀小改小革成果,根据阳城煤电现场实际制定推广应用方案,明确责任人,并排出时间节点,确保落实到位。通过制定奖励机制,激发各单位部门开展小改小革、科技创新活动热情。加强流程管理,及时对各类项目进行总结、提炼、实施,切实推动现场工作。
花园煤矿自主攻关恢复井下中央泵房水泵远程控制。近日,花园煤矿机电科自主攻关、破解难题,恢复了调度室对井下中央泵房水泵的远程控制,确保了安全生产。该矿中央泵房于2010年安装成功,有四台水泵。由于原安装公司的破产,没有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专门的系统维修工作。为尽快实现泵房水泵的远程控制,同时节约技术服务费和设备投入资金,花园煤矿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攻关任务的关键是系统程序的破解,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通讯联接。为尽快实现远程控制,攻关小组千方百计的找到了一部分比较基础的技术服务说明书,并利用业余时间研究系统程序和工作流程,还有软件调试程序和调试设备。程序的修改、调试是需要极大耐心和细心的工作,有时候一个指令的修改会引发数十个程序错误,需要一个一个修改、调试运行。经过努力,攻关小组终于成功的恢复了中央泵房水泵的远程控制。花园煤矿自主攻关恢复井下中央泵房水泵的远程控制,可为企业节约技术服务、设备投入、后期技术维护费用共计9万余元,实现了节支降耗。
接管矿奋力追 建“四化”补短板
煤矿“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以机械化生产替换人工作业、以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操作,切实解决制约煤矿安全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用人多、事故风险较大的问题。集团公司其他煤矿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四化”建设,而今年5月份刚接管过来的济宁监狱煤矿也不甘落后,他们也在奋起直追。
金桥煤矿主井装卸载、信号实现全自动。自该矿接手提升系统以来,全体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对照图纸认真排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出了主井自动装卸载以及主井提升信号系统全自动运行模式的技术攻关计划。经过技术人员的全力攻关,目前金桥煤矿主井提升系统已实现自动装卸载以及提升信号系统全自动。在主井提升箕斗到达停车位后,定量斗自动打开闸门往箕斗装载原煤,装载完毕后定量斗闸门关闭,装载信号台自动给出开车信号,上井口接到信号后自动转发给绞车司机,司机按照信号完成提升操作。司机操作绞车正常运行期间,装载皮带将自动启动,将原煤输送到定量斗、自动测量定重6吨,然后停止皮带运行,等待下一个提升循环。
每一次提升循环节约10秒时间,仅此一项每天可增加提升量约200余吨,全年节约工人工资成本30余万元,增加经济效益千万余元。今年以来,金桥煤矿先后到安居煤矿、阳城煤电和运河煤矿进行对标学习,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创造性地把本职工作做实做好,为矿井的“四化”建设和安全高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金源煤矿翻矸机遥控改造完成。近日,金源煤矿机电技术科自主设计对翻矸机进行了遥控改造。原翻矸机操作方式为控制台操作,使用控制线连接操作台按钮控制。在实际生产当中,若单人操作使用到翻矸机房外的绞车时,司机要来回操作绞车和翻矸机。若一人操作绞车,一人控制翻矸机便增加了岗位人员。该矿职工将遥控接收器装置的输出继电器的常开、常闭点与控制按钮并联。发射器发出信号,实现遥控接收器装置的输出继电器的常开、常闭点进行开合从而控制翻矸机动作。经技术改造后,司机操作完绞车后,站在绞车旁单人拿着遥控器观察翻矸机进行遥控操作不用来回往返操作台及绞车之间。该系统制作安装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性能稳定且操作简单。该套设备可每年节约检修费用1000余元,同时每班可节约1个人工,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9万元。
今年6月21日,金源煤矿为提高提升系统的安全度,本着开源节流的原则开始对主井电控装置进行了升级改造。主井电控系统改造升级后,可实现无人值守功能,每年节约人工费用40余万元,整个工程由金源煤矿人员自主完成,既促进了职工业务技能水平的提高,又节约了外委安装费20余万元,还可有效提高主井的提升效率。自今年四月下旬开始,金源煤矿先后到枣矿集团七五煤矿和集团公司的安居煤矿、义桥煤矿进行对标学习,通过对标活动,学习人员切身体会到兄弟单位先进的“四化”建设经验、精细化管理在安全生产中起到的作用,带着疑惑和不足“走出去”,把经验和方法“请进来”,这种学习方式大大促进了该矿各项工作的推进和提升。
今年3月24日,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广宇远赴朱家峁煤矿检查指导工作。当天下午13时30分,张广宇到矿后稍作停留,便在该矿班子成员的陪同下,直奔井下105综采工作面查看现场。升井后,张广宇又到该矿洗煤场监控中心现场查看了各点的运行情况。当通过监视屏幕看到拣矸岗位上的两名职工正在手工拣矸石时,张广宇动情地说:“建设现代化矿山为主流的今天,我们的职工还从事着这种原始的劳作,真是有点不合时宜呀。下一步我们要大力推行机械化作业,能无人值守的岗位全部实现无人值守,能用机器代替的要坚决采用机器作业,通过大范围地推机械化作业最大限度地降低职工劳动强度,这既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所在,也是建设现代化矿山的必经之路。”
白璧微瑕,瑕不掩瑜。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由浅入深、步步为营、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四化”工作的推进将逐渐代替(或减少)人工操作,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也会越来越高。目前,虽然集团公司个别企业依然存在短板,但是有一个事实不可否认,集团公司已经跑步进入了“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这既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又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当然,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推进煤矿“四化”终究是提高煤矿本质安全水平、促进煤矿安全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煤矿工业转型发展的根本出路。集团公司今后将会一如既往地努力下去,让“四化”建设惠及更多职工,坚定不移地走好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的安全发展之路。
■ 集团机关 王传钧 安居煤矿 朱凯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