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没怎么翻过书页了。再来书店,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上,我翻来翻去,只带走了《我与地坛》。
与高中读课文时不一样,那时我们着急读完这一课再学下一课,过了今天,还有更长大的一天。现在的我,不着急了,已经没有那么多值得期待的未知了,一切都可以慢下来了。
于是,我有了短暂的和地坛的约会,和铁生的对话。铁生,这个因为余华接二连三上综艺而在流量时代也“蹭上”了网络点击率的已逝知名作家,从天之骄子到愤世嫉俗再到疾病缠身,他的一生具象化了命运的不确定性,又以绝对的乐观和豁达生动书写了“天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初读《我与地坛》时,我十几岁,高中,人生蓬勃的春天。我只是深深地埋怨和遗憾,怎么这个青年他就突然瘸了!以至于每次走过幽深的公园,徜徉在茂密树木下抬头时,都会想,是否铁生也如这般仰望过天空,问过,为什么?!
再读《我与地坛》时,马上四十岁的我,恰好因孩子扭伤也需要推着轮椅上的他行走。可是,在推着孩子的轮椅走过的幽深公园时,再行经茂密树木下,我很少会抬头,只是低头看着他,看着路,看着前方。我已经是一个母亲了。孩子们会问为什么,母亲们只会想,怎么做......
时间是巨大的力量。它让我再读《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等文章时,不再代入“铁生”的视角,而是在看到某些章节时,不自觉地把自己看作是那个“母亲”,惦记着北海的菊花,更惦记着那蹦蹦跳跳的娃,想着他坐在轮椅上日复一日看着夕阳时,躲在墙角的“我”该是什么样的心境......在哪些章节时,我又变成了“局外人”,冷眼旁观,是啊,人到中年,谁不曾经受着命运无常的大手拨弄人生轨迹,又有多少人,走着走着,就散了......铁生不幸,跳远冠军没有了腿。铁生何幸,足球场上余华等损友们依然给了他一个能守的球门。
季节入秋,改变了风景;人生入秋,改变了心境。苍老的地坛也是冥冥之中,等来了比他晚出生400多年的铁生。400年沉淀让它已不复激动,不善于倾诉,命运突然变脸让他已不复张狂,不欲于沟通。只是互相陪伴着,看最自然的朝升暮沉,看树叶在秋天变了颜色。人生入秋后,都会更喜自然之景,更爱老旧之物,彷佛时间打磨出的这些“老东西”,如认识许久的朋友。
罗曼·罗兰说的真好,他说“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我认为,《我与地坛》三十几年始终读者不断,是因为,铁生他从未歌颂苦难,只是用他的笔写下他的生活,给其他遭受着苦难折磨的人们提供些许的精神力量,不抗争,不接受,安静地走入另一片天地的力量。
所以,倘若你觉得人生幸运,那么,你应该读读史铁生。倘若你觉得人生充满不幸,那么,你一定要读读铁生,读读《我与地坛》。
文丨孟冉(跃进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