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宁港航某重点码头工程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正拿着安全巡查表逐项核对,项目总工蹲在基坑边与技术员研讨支护方案优化,安全员手持记录仪穿梭于作业面提醒工人系紧安全带,质量员则拿着检测尺反复丈量刚浇筑的混凝土厚度……这一幕,正是港建(鲲鹏)公司创新推行“四类人”安全管理模式的日常缩影。
建筑施工行业的高风险性,要求安全管理必须突破传统困局。港建(鲲鹏)公司立足集团公司“三类人”管理基础,创新构建“项目负责人、项目总工、安全员、质量员”四类核心岗位协同机制,以“管理+技术+现场+核验”四维防控体系,为项目安全生产织密“立体防护网”。
角色分工明确,四类岗位协同共治
项目负责人作为安全生产“掌舵者”,统筹全局,从制定安全目标到调配专项经费,从统筹交叉作业到化解管理盲区,始终紧扣“生命至上”主线。项目总工则是技术安全的“总把关”,主导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论证,从地质条件变化的方案修订到大跨度结构支撑体系验算,用“技术兜底”杜绝“经验施工”。
安全员是现场安全的“全天候哨兵”,每日开展“拉网式”巡查,覆盖临边防护、临时用电等关键环节,建立“台账-整改-销号”闭环机制。面对未系安全带的工人立即制止,发现脚手架立杆间距超标立即叫停施工。他们既是隐患管家,又是安全导师,通过三级教育、持证核查和应急演练,让安全意识扎根一线。而质量员则是质量安全“双验守门人” ,既核查混凝土强度等质量指标,又检验支撑体系等安全合规性。在某码头桩基工程中,他们发现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立即联动技术部门调整方案,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
全链条闭环管理,协同联动提质增效
港建(鲲鹏)公司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联动,实现安全管理从“分段治理”到“全链条闭环”的升级。项目启动初期,四类人员共同参与安全生产策划会,从负责人定方向,到总工晒方案,再到安全员提建议,最后质量员明标准,确保方案科学可行。
施工过程中,以模板支撑不稳问题处置为例,安全员发现隐患后,质量员复核验收标准,总工重新验算方案,负责人协调增派工人整改,形成快速响应链条。每月安全例会上,四类人员围坐复盘,负责人总结管理漏洞,总工反思技术适应性,安全员汇报巡查盲区,质量员评估验收偏差。通过“问题清单-整改措施-责任到人”的闭环机制,推动安全管理从“事后救火”转向“事前防火”。
港建(鲲鹏)公司的“四类人”模式以“管理统筹、技术支撑、监督严控、核验兜底”为核心,构建起安全生产四维防控网。项目负责人解决“安全有人管、资源有保障”的顶层问题,让责任从“挂在墙上”到“落在行动”。项目总工以专业技术让安全要求“入脑入心”,用技术预判风险,用方案论证筑牢防线。安全员全天候巡查,建立“零容忍”机制,让隐患“不过夜”。质量员刚性执行标准,既查质量达标,又核安全合规,让工序“合格才放行”。
从“三类人”到“四类人”,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港建(鲲鹏)公司的创新实践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未来,港建(鲲鹏)公司将继续深化四维防控体系,推动安全管理向精细化迈进,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文丨冯峥 孙慧丽(港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