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煤炭市场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我矿紧紧围绕“安全稳产、效益提升”,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在降本控费、原煤稳产、效率提升、煤质管控等方面打出一套系统性、实效性强的“组合拳”,基本盘愈发稳固,矿井安全高效发展。
严抓严控,守牢安全发展“生命线”。安全固本,我矿严格落实“无监控不作业”“六抓36项”“回撤安装八项严格管理规定”,重点加强安全设施、人员站位、起吊运输等方面安全管理。深刻吸取内蒙古选矿厂事故教训,迅速开展上下煤仓、过桥、长久使用设施的全面检查、维护,坚决杜绝“保护不保、红灯不红问题”。同时开展“严抓严控,杜绝安全盲区漏洞”专项活动,重点盯防人员盲区,对从事机械重复作业等“放心”岗位人员实施班前状态确认及作业过程抽查,杜绝“重复即安全”错误认知,变放松监管为强化关注。强制覆盖盲区地点,将小仓库、宿舍、仓库等“原非重点”区域纳入网格化包保和每日值班日常巡查清单,确保无遗漏。并将公共区域安全管理纳入基础职责,要求所有管理干部掌握全域基础安全知识并落实巡查,值班及包保人员必须主动、高频次检查盲区地点,严格执行“四个关键”“三走到、三必到”等要求,牢牢守住企业安全红线底线。
深挖潜能,筑牢强煤“基本盘”。稳定高效的原煤生产是矿井发展的基石,结合目前矿井资源条件,该矿深挖边角资源,多次优化设计,创新提出“1+2”方案,即:修复1条老巷+掘进2条新巷,以最小工程量最大程度释放资源潜力,预计可回收煤炭9万吨。我矿精准组织,技术攻关,创新实施“动态支护方案”,攻克2305工作面大倾角(最大倾角35°)安全初采初放;创新应用远距离遥控技术回撤支架,结合优化撤架处支护工艺,成功实现3309工作面动态缩面回撤支架的本质安全。有效稳住了两个工作面的生产节奏,正规循环作业率稳步提升,为矿井整体稳定筑牢了根基。
创新驱动,深挖创效“潜力点”。我矿以降成本、增效益为出发点,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小改小革、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征集等活动。一批批创新成果不断被应用到安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为减少矸石升井,对五采区煤仓漏矸眼改造,创新性地利用五采区煤仓,在其内部埋设内径400mm的钢管作为漏矸孔。不仅成功解决现场作业地点空间狭小、不易施工溜矸眼以及原分矸皮带无法穿过煤仓下口破碎机的难题,还实现了煤仓“两用”,避免重新施工溜矸眼费用,节省费用约20万元。
煤质与销售双提升,激活市场“效益源”。煤质是企业效益的“生命线”,我矿重点抓实采煤工作开机率、煤质管理,坚持“见煤就收”原则,大力引导全矿干部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向浮煤要效益”,真正实现“颗粒归仓”。为最大化提升经济效益,制定洗煤厂穿流压滤机、浮选机升级改造方案,提高精煤产率2-3%。同时制定灵活销售策略,根据精煤发运积极性,精准实施浮精三连涨。积极市场变化,坚持做好“挺价”“去库存”“留库存”等工作,力争实现效益最大化,为矿井效益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文丨郭小娟 图丨杨飞(矿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