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产业板块 > >煤电产业 > >义桥煤矿 > >新闻动态 >

义桥煤矿:培育“家和”文化,筑牢企业稳定发展基础

发布日期:2023-08-25

义桥煤矿加强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以“义立基业 桥连一家”企业文化为引领,积极践行“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的核心理念,全面落实“抓重点切入、重过程打造、创特色品牌”的思路,将“家和”文化培育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和谐稳定根基。

111.jpg

教育引导,建设“安全之家”

干煤矿,最重要的是“安全第一”。该矿运转工区担负着矿井供电、排水、提升、通风、压风等生产管理职能,井上下十几个机台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害场所,安全工作来不得任何闪失和麻痹,现场管理难度确实不小。

区长顾巡巡每月区务会上首先安排安全工作重点,班前会上更是着重强调安全,把安全思想教育始终放在首位。轮番的思想灌输和形势教育使大家警钟长敲,充分认识到安全就是职工最大的福利,更是企业最大的效益。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经营形势下,安全上更是来不得丝毫闪失。

义桥煤矿党委书记、矿长毛庆福经常要求大家,任何人一旦发现设备设施、作业环境有任何异常、安全隐患,都有责任、有义务如实汇报,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并鼓励员工积极针对本岗实际积极提出有利于企业安全生产的好点子,一经采用予以奖励。他介绍说,“我们各区队倡导人性化管理,构建和谐区队、和谐班组,并不是让大家放任自流,我行我素,而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在自律,自我超越,愉悦工作,真正实现高高兴兴来上班,平平安安回到家的目的。要牢记安全的防线牢不可破,安全的底线不能逾越,违章的高压线务必远离。”

技术创新,建设“智慧之家”

该矿运转工区依托“师带徒、工匠建新功”、技术能手评选等活动,常态化组织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培训,引导职工在素质上提升一步、在技能上高人一筹、在业绩上争创一流,激发了职工学业务、练技术、强本领的热情。区队职工王金坤荣获济宁市青年职工技能大赛电工组三等奖,职工赵建新参加了汶上县第五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优秀奖,两名高级技师加入矿“技能大师工作室”。

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他们大力开展群众性经济创新创效活动,主井电机散热装置革新改造投入使用,主井提升机电控系统改造、副井提升机闸间隙改造安装相继完成。随着智慧化矿山建设加大力度,矿井变电所远程控制操作系统高效运行,井下水泵房远程开启已成常态。通风机,压风机和主井绞车自动化无人值守全部变为现实。井下1.6米斜巷绞车机器人巡检无人值守系统成熟运行。

与此同时,近年来,矿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项目,先后完成小改小革成果110余项,收集应用安全合理化建议、金点子50余条,充分发挥了广大职工在生产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智慧化矿山建设增加技术创新力量。

222.jpg

树牢典型,建设“模范之家”

坚持把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该矿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运转工区电工班班长林伟同志凭借多年的勤学苦练,练就了过硬的技术本领,近年来多次在技术比武中拔得头筹,成为“技术状元专业户”, 年年评为先进个人、技术标兵、金牌班组长……

2023年5月的一天,义桥煤矿35kV变电所在倒完线路后0.4kV 1#进线开关柜断路器的智能控制器RMW1-2H出现故障,导致进线开关柜不能运行。刚刚升井的林伟顾不上洗澡,火速赶到现场进行抢修。经过测量发现智能控制器RMW1-2H电源板坏,随即将新的整流桥堆及场效应管焊接到智能控制器RMW1-2H电源板上。经过“整合重组”后,智能控制器RMW1-2H上电工作正常,而处理此次故障仅用20元就完成了外购需5000元的智能控制器,为矿井的安全生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今年7月份,井下恒压供水移动变电站高压配电装置控制主板出现故障,厂家的技术人员现场维修后仍不能解决故障,并建议立即更换。林伟觉得只因为控制主板接线不匹配而更换新的移动变电站太“奢侈”了,不仅大大增加工作量和维修成本,还易造成生产影响。于是他主动请缨,带领其他两位同志,冒着井下高温,在高压配电装置狭小的空间内大胆摸索、反复尝试,细心校对,历经3个小时,终于成功解决了厂家新升级的控制主板与原高压配电装置控制主板接线不匹配的技术难题,就连厂家技术人员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此举为该矿节约维修资金2万余元,并且让老设备得以新生。

用心服务,建设“文明之家”

该矿运转工区地面岗位多,为真正把讲文明、树新风落实到生产中,为一线职工服好务,区队管理人员引导广大职工从自我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全面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矿灯房就有这么一位“文明之星”。

优秀党员郭德银转岗到矿灯房做维修,每天因为面对的是井下矿工兄弟的一只只“眼睛”。矿灯维修这项工作,技术含量虽不是多高,但要干好也绝非易事。不仅需要精心细心,还应具有不可或缺的耐心和对井下工友的诚心。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提高服务一线职工水平,努力把矿工的“眼睛”擦得熠熠生辉,让持久、明亮的光源引领他们开疆拓土、安全永伴。

班中作业中,他高度重视巡查工作,对充电矿灯、逐架一一查看,发现问题后,他总是采取零容忍的工作方法,立即修复。工区领导发现,自从他调入矿灯房后,矿工反映矿灯问题、投诉服务质量的没有了,对矿灯房的好评直线上升。这背后倾注了郭德银和他的工友们的心血!

郭德银就像一名德艺双馨的武林高手,让一个个矿灯起死回生,让一名名矿工踏步前行,让身边的工友倍感亲切。他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牢记自己的入党初心,认真履职尽责,不遗余力,努力把工作干到极致。他是我们筑梦路上的光明使者,用他的光和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333.jpg

关爱职工,建设“和谐之家”

听基音,顺民意 ,做广大职工的贴心人。该矿运转工区党支部始终坚持职工利益无小事的原则,自觉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紧紧围绕职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千方百计排忧解难,对困难职工和因突发变故造成困难的职工及时进行救助,让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增强了职工对家的亲切感、归属感、幸福感。

2023年7月,工区党支部书记景西照值完班后顾不得一身疲惫,专门驱车看望困难党员,走访因病在家的刘晓同志、困难党员王殿军同志及家里亲人身体不好的杨建伟同志等。老杨感动地说:“景书记你放心吧,不为谁就凭您平时这么关心照顾我,我也不会给领导添心事。你时刻把大家伙装在心里,大家谁好意思不听您的呢?”这就是人格魅力。每年年底他都会带着党员去看望困难职工……一直以来,运转工区保持着零上访的记录,员工队伍稳定,上级安排的所有工作从不打折扣且高质量完成,受到了企业领导的高度认可。

多年的党务工作中,景西照积累了一套卓有成效的“人文战术”,建立起畅通无阻的党群沟通平台,积极化解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超前将职工思想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重点时段”维稳的日子里,他更是创下了一个多月不回家的记录。

义桥煤矿培育建设的“家和”文化,在干部职工中不断形成了思想共识,凝聚了职工士气和精神力量,为打造和谐企业、和谐区队指明方向和遵循,为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

文/图丨李超(义桥煤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