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产业板块 > >煤电产业 > >霄云煤矿 > >新闻动态 >

霄云煤矿丨让科技“赋能”企业“领航”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2-11-15

今年以来,霄云煤矿大力实施“强创新”战略,围绕“优化布局、衔接有序、升级装备、稳产高效”为生产要求,大力实施“强创新”战略。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坚持“质量”“创新”“活力”三要素融合发展,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不断激发全员创新热情,扩大创新创效辐射范围,助力矿井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迈进。

微信截图_20221115085305.png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完善体系。霄云煤矿成立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构建“主要领导牵头、职责部门实施、全员积极参与”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健全科技工作管理、科技研发经费归集使用、科技成果和专利、论文评审奖励等制度。建立健全科技激励机制,对科技工作先进和优秀科技成果进行表彰奖励。

明确目标计划,营造浓厚氛围。霄云煤矿制定年度科技创新工作计划,挂出“作战图”,排好“时间表”,细化分解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定期考核评比,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加强与重点科研院所学研合作,每月召开科技创新工作会议,营造全员创新创效创业的浓厚氛围。

着力深入研发,增强科技实力。2022年,霄云煤矿获集团公司立项项目13项,“四新”推广应用项目11项,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证书3项,发明专利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基于RED-IOT煤矿云数据三维空间可视化协同管控平台》获山东物联网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山东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基于多属性融合防治水安全开采决策关键技术研究》获2022年度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三届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钢管混凝土墩柱高效留巷关键技术在无煤柱安全开采中的应用》获第三届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浮选精煤浮深度脱水技术研究与应用》《基于wifi6无线通信技术和UWB无载波通信技术综合基站在霄云煤矿的研究与应用》、《一采区西翼注浆堵水项目的研发与应用》《矿井粉尘综合防治及远程监控技术研究》项目均成功通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项目立项。

微信截图_20221115085433.png

开展创新创效,提升经济效益。霄云煤矿结合煤炭赋存条件和地质构造环境,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创效:创新设计理念,积极开展设计方案优化工作,生产效率持续提高,安保能力继续提升,作业环境不断改善,职工劳动强度大幅下降。先后顺利完成1315面回采、2302面实现正常接续,累计多回收煤炭资源约12万吨。优化1316面面宽,由原面宽150m优化为200m,多回收资源约20万吨。接连完成主洗车间10kV高压柜更换,实现了开关柜母线故障的快速保护;主、副井提速提量优化。主井每天可增加158.4吨;副井每天可节约时间42分钟,全年可节约时间255小时;完成洗煤厂二次浮选升级改造,实现了浮精掺配主精煤,创造了效益。

推进重点项目,赋能经济发展。实施主、副井提升系统提速增量,每天副井提升勾数增加约10钩(全年增加3600钩),破解了副井物料困难的实际问题,将主井单钩提升最大提升量由8.3吨提升至8.8吨。升级辅助运输系统,在二采区增设1套锂电池单轨吊,实现了区域单轨吊运输系统,减少人员投入和摘挂钩环节,运输效率大大提升;将电机车运人速度提升至3.5m/s,单趟运人用时缩短20分钟,每年节约20天。掘进专业围绕大型重装、提进提效、钻锚一体化、连续运输作业配套等开展科技研究,抓好掘进装备升级攻坚,积极推广使用大功率掘进机(目前已投用2台EBZ260型掘进机和1台EBZ318型全岩掘进机)、机载临支护装置、迈步自移机尾、液压锚杆钻车(功效提高近70%),满足综掘迎头快速推进的需求。坚持“系统集成化控制、繁重体力机械化”思路,开发采区皮带运输集控,实现智能化运输,形成覆盖全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最大限度减人提效。

霄云煤矿以科技创新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硬”支撑。在集团公司做精做优做强煤炭产业目标引领下,坚持创新领航,牢固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以问题为导向,以课题为引领,不断拓宽创新思维,激励全员创新,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文/图丨王传晨(霄云煤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