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站内搜索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

融汇四海 能济天下

从跟随到领跑,新能船业以绿色智能理念跻身国际视野

2025-08-01 责任编辑:管理员

“I have reviewed the ship inspection form just now, and you did a great job” 7月30日上午,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新能船业)2号船台作业区内,法国达飞海运集团(CMA CGM)项目代表Alex Panchenko仔细审视着正在吊装的分段,满意地点头称赞。这标志着新能船业为达飞海运建造的首艘182TEU纯电动力集装箱船如期进入铺底阶段。

001.jpg

该船于今年6月10日开工建造,计划于2026年投入越南平阳省至盖梅港的航线运营。作为达飞海运推动绿色内河运输的关键一环,该船预计年运输量超5万标箱,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78吨,有力支持达飞集团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在全球绿色浪潮下,达飞正将可持续发展置于战略核心。”达飞新造船中国区现场经理Matthieu Courtois在项目开工仪式上强调,“此次在亚洲推进绿色内河船队建设,不仅是市场选择,更是对中国内河新能源船舶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他期待双方深化合作,共同为全球航运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能。“作为中国内河新能源船舶产业的新兴力量,新能船业在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面展现出的显著优势,非常值得我们肯定。”

002.jpg

为打造国际一流产品,新能船业创新采用“壳舾涂一体化”分段造船模式。公司充分发挥武汉理工大学在船舶设计与材料研究领域的优势,组建高校专家领衔的专项研发团队,并确保生产人员全程深度参与,实时反馈需求,保障研发成果可落地、可应用。

在船舶设计上,新能船业采用了圆舭、垂直艏、双尾鳍等优化线型设计和坚固的双底双舷全焊接结构,并配置高效推进系统。这些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减少航行阻力、提升装载量和动力转化效率,并增强船舶操纵性。

智能化是另一大亮点。船舶通过5G共联、北斗交互等先进技术构建智能系统,实现信息集成、智能机舱、辅助驾驶、能效监控、网络货控等功能,大幅提升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机舱自动化程度达到国内内河船舶最高等级。

面对国际客户对性能、质量、环保性和服务的严苛要求,新能船业持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加速构建“研发-制造-运营”一体化新能源船舶生态圈。公司首创“节能、环保、经济、高效”(4E)的绿色智能船舶,在新能源动力、低阻力、船机桨匹配、船体结构轻量化四项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船阻降低6%,节能3%,自重降低5%,污染物排放量降低90%以上。

003.jpg

新能船业在绿色智能船舶领域的成就,正吸引着全球同行的目光。7月28日,世界造船业巨头韩国现代重工尾浦造船厂(Hyundai Mipo Dockyard)代表团专程访问了新能船业。双方围绕智能制造、数字化船厂建设及绿色船舶技术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寻求合作契机,共同应对全球船舶行业低碳化、智能化的发展浪潮。

现代尾浦数字生产创新部常务尹大奎(YUN DAEKYU)表示:“新能船业在智能化改造方面的成果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和数据协同能力已达到行业领先标准,这与现代尾浦推动的‘智能船厂’战略高度契合。中国造船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将积极推动与新能船业的技术交流和项目对接,共同开发适应亚太市场的高附加值船型。”

新能船业的快速崛起与获得的国际认可,是中国船舶工业在绿色智能赛道上加速奔跑的生动缩影。在全球航运业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依托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优势的中国力量,正日益成为引领这场深刻变革的重要引擎。通过持续深化与国际伙伴在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市场开拓等多维度的合作,新能船业有望将中国在新能源船舶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经验,转化为推动全球航运业减排脱碳的普适性解决方案。

依托济宁港这一全国内河主要港口的核心地位,在政策引领、科技创新、产业链协同的合力驱动下,新能船业必将成为引领内河航运绿色低碳转型重要力量,为“走在前、勇争先”贡献强劲的“水运动能”。

/图丨马辉 田春雨 冯劲舸(新能船业)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