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份以来,气温的升高并没有像往年一样带动煤价的提升,煤炭企业仍然在艰难的寒冬中前行,面对困难,阳城煤电机修厂在严抓生产组织的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开展修旧利废活动,鼓励职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足修旧利废大文章,助力企业渡过寒冬。 一是节支意识深入人心。机修厂全体干部职工树立了“节支等同增收,修旧就是创效”的观念,建立了“在我手中废变宝”的激励机制,按照节约比例给予奖励,培养职工勤俭节约、挖潜增效的良好习惯。“省下的就是挣下的”,“修旧就是创效”这些观念经过宣传已深入人心,在员工中形成了良好的节约和创新氛围。 二是配件修复日常化。修复一个插件100元,1个保护100元,1个机械密封200元,看似简单的数字,在降本增效上功不可没。以前设备修复,损坏的配件全部都是更换新的,旧配件往往当成废料丢掉。进入2015年以来,机修厂积极组织对各类配件的修复工作,1-5月份各类电子插件、机械配件累计修复达到100余件,节约数十万元。节约的同时锻炼了维修工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维修技能。 三是设备修复先算后干。“45kw水泵1台全部下线修复的话,至少需要三天,光漆包线就需要60kg,一千多元,我先看看能不能修一下”。面对烧坏的水泵,机修厂电机维修班的班长说出来上面的话。一天后,水泵修好了,只是简单的把烧坏线圈中的一相进行了修复,水泵又重新投入应用中,避免了重复下线造成了浪费,一台水泵节省了2000多元。 在机修厂,设备维修前先算账已经成为已经习惯,用最低的成本完成设备维修工作已经成为了每个人的工作目标。 四是废旧物资变废为宝。机修厂在做好设备维修的同时,通过维修、改造,使废旧物品恢复原有性能,达到了“技术上可行、运行中安全、经济上合理、质量上可靠”的要求,使废旧物资变废为宝,在生产中继续发挥作用。液压支架拆解过程中,部分销轴无法拆下,只有割断,针对这一情况,机修厂将割断的报废的销轴经过车床再加工,采取“长改短,粗改细”的方式,重新利用,仅1312工作面支架用销轴通过改造二次利用的就达到数百根,节省购置费用近万元。 五是技术革新点子多。机修厂在日常生产过程中,控成本,算细账,在日常工作中,涌现出一批含“金”量高,实用性强的技术革新成果。以往工作面回收的工字钢、废旧锚杆等材料需要全部升井,维修,针对这一情况,机修厂研发制作了可移动压力机,实现了回收材料的现场压平、取直,回收材料现场修复,直接投入到生产中去,每年可节省材料及运输费用数十万元。 工作面安装设备封车下井,钢丝绳的使用较为频繁,在设备封车的过程中,机修厂职工研究,加工制作了专用封车工具,同时采用可重复使用的封车器封车,减少了封车钢丝绳的使用,达到了节支降耗的目的 通过持续开展修旧利废工作,机修厂不但节约了成本、降低了损耗,提高了员工的维修技能,同时还强化了职工的成本意识、节约意识和创新创效意识,为阳城煤电全面经营目标的完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